1)213 第二期 争辩之始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一期的育言报,周兄可看了”

  “那报上说,甘薯有五种食用之法,若是晒成干,可保存半年之久。我父兄此前曾来信说,老家今年要匀出一亩地来种甘薯,待甘薯熟了,我带些来给各位仁兄尝尝。”

  “读了柳三元文章,我才知张相为何要废除书院。”

  “读了育言报,我方知,世间还有这般多不为人所知之处。”

  “李时珍究竟是何人,能得育言报如此推崇”

  买到育言报的书生一连几日都在议论报上种种,在京城读书人中,育言报就是如今最热门的话题。

  而买不到报的,则心心念念报上究竟写了什么,或至好友家中借看他的那份育言报,或守在书肆前,要掌柜多售几份报纸。

  “掌柜,我等要看报”

  那掌柜也是无奈,他们又哪能料到,小小一份育言报竟能掀起那般大的风浪,第一日就抢购一空不说,自育言报第一期发售后,每日都有书生来书肆中问询。

  不仅是京城本地的读书人,育言报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京外,京城附近的书生也有高价求购的。

  此时,申府。

  育言报早早就被送至申时行府上,申时行看这报纸却非只看文章,而是看这报纸发售背后的深意。

  民间舆论也是武器,强势如张居正,也抵挡不住夺情一事背后的朝野议论,眼下育言报被礼部掌在手中,若是使用得当,只怕不仅是“畅所欲言”4个字那么简单。

  “柳泽远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呢”

  在申时行看来,柳贺并非有野心之人,但这育言报风险着实不小,柳贺莫非是想在朝眼内外掀起一场大辩论不成

  若是张居正归政一事也被肆意讨论,其影响恐怕直追嘉靖时的大礼议。

  若柳贺借育言报推广其政见,申时行倒也不是不能容忍,可柳贺若将育言报化为其手中利刃,那不仅是他,内阁阁臣及天子,无人能够忍得。

  不提头版中关于废除书院的讨论,后几版中,农事涉柳贺对甘薯的推广,水利则离不开他在淮、徐治水的经历,番邦文字风俗等,是主客司所掌,科举文章则归仪制司。

  这育言报方方面面都打上了柳贺的标签,他上有天子题报名,后有张居正从中助力,岂不是事事可为。

  申时行问心腹幕僚“据你所观,张相可有令柳泽远入阁之意”

  幕僚答道“若张相归政,柳泽远入阁顺理成章,张相若不归政,柳泽远行事不受内阁掣肘,又不必如阁臣般受注目,不入阁反是上策。”

  万历五年后,阁臣又少了两位,再补阁臣也不是不可,但张居正一直没有行动的意思。

  去年张居正表露出了归政之意,那他或许会如夺情事时一般,在归政前向天子推荐阁臣。

  但无论如何,以政绩论,柳贺入阁绰绰有余。

  阁臣与六部正堂不同,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