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58章 重回桃园,封赏功臣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植军屯自养,来填补一部分。将来还可以去芜存菁,循序渐进精简军队规模。

  最后,考虑到过渡期还是有一定的匮乏和赈济、救灾需要,丞相李素奏请皇帝允许今明两年、朝廷继续发行打印年号的带息抄引债券。

  不过,必须严格控制发行量,章武六年朝廷严格只印发总面额一百亿钱的抄引债券,比前两年分别要降低两到三成。

  章武七年更是要控制在新发规模五十亿钱以下,到了章武八年,更是要争取停止新发抄引债券。

  这个具体数字并不是李素拍脑门决定的,也是跟刘巴、诸葛瑾等大臣都会商过的。

  李素坚持控制规模,也是不希望刘备发债发爽了之后忘乎所以,变得财政支出过于大手大脚,以为自己能凭空创造出货币来。

  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刘巴也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发债规模缩小之后,也要提防民间的“存本取息”承兑压力。

  因为往年经常有商人为了“取出后再存”多出来的1%复利,把部分前一年的抄引兑换成今年新印发的。

  如果新的一年限制了新债发行总量、而且比往年萎缩,很有可能朝廷会筹不到钱,所有新债配额,都被存本取息的人兑换掉了,并没有新钱进来。

  这样的话,朝廷财政还是会扛不住的,所以李素听取了刘巴的推演后,给政策留了个口子,

  宣布“朝廷所制定今明两年的发债总额上限,不包括存本取息式兑换的金额。存本取息上限单独另计,但不得高于现金购买的新债,兑完即止。”

  这么修修补补之后,战后恢复期的财政艰难阶段,估计可以平稳过渡。

  有了这么多惠民的善政,关东各州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具体到各州的情况,淮南地区在人头税全免的情况下,只要第一季粮食下来,百姓几乎就能立刻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

  兖、青二州虽然也惨遭曹操去年的拉壮丁之祸,但毕竟没有直接被战火破坏,扛到八月份不出事儿,基本上也就过去了。

  豫、徐的淮北地区是受害最惨的,好在赈济也最关注,还充分组织百姓尽量多分田种田。豫州有鲁肃主持布政使的工作,诸葛亮也在徐州北部巡视辛劳了数月地方工作,总算是把隐患都处理掉了。

  诸葛亮老家琅琊,那也是徐州最北面的一个郡,十几年没回故乡了,有机会还乡诸葛亮还是愿意出点力的。

  他甚至还发挥自己的工程和技术才智,因地制宜给徐州百姓贡献了好几样有利于恢复生产的农业工具。

  还利用东海郡沿岸的风力资源,结合在益州和关中、司隶已经成熟多年的水车系统,发明了风车碾坊,好让人口凋敝的徐州百姓节约劳动力,在缺乏落差水能的环境下,也能用机械动力碾米磨面。

  考虑到造风车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