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52章 沮授的最后一次挽救尝试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次的那条进攻路线,将计就计、利用敌军的麻痹大意疏于提防。

  只要没有王平阻挠,张辽等将军必然得手,把沁水航道在太行群山之中的几处险谷掐断,关羽纵然从野王和沁水撤到了石门,还是不免全军覆没。

  野王县突围的关羽嫡系精锐有两万人,沁水县之前也有一万,加上石门陉固有守军五千,端氏、蠖泽等地守军也各有数千。

  张辽这次要是能得手,我们还是可以把关羽最嫡系的主力至少四万人,围困至死。而且围困的位置,比在野王城里围困更为有利。

  因为野王还有大量存粮可以相持,我们要全灭关羽还得打攻坚战消耗人命。但太行山谷里可以屯粮的地方很少,关羽原先也不会在这些险要野外之地刻意多屯。

  张辽从上党进攻,张郃高览麹义等将军仍然从河内进攻,把关羽卡死在太行险谷内,都不用打,只要扼守首尾,等关羽自行饿死,或者逼着关羽试图突围。

  到时候太行陉谷的险要之利,就转而被采取守势的我军所掌握。纵然关羽兵士精锐,要杀光他四万人,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也会小得多,他的士气也撑不到全军战死,说不定连败数场后就士卒逃散、军心崩溃瓦解了。

  最后,一旦张辽翻越空仓岭掐断沁水粮道、据险而守之后,还可以故意放出消息,引诱之前在临汾、绛邑死守不出的河东北路驻军,因为救主心切而离开坚城、主动出击试图打通粮道、夹击张辽、救回关羽。

  到时候,太原吕布再从汾水上游顺流而下、快速奔袭,直取临汾,掐断从临汾出击的刘备兵马退回临汾的后路,以铁骑逡巡不让敌军一兵一卒返渡汾河,如此,则大事可成矣。”

  辛毗这番话他是揣摩了好久的台词,还特地把沮授的意思重新组织了一下,显得有条有理循序渐进,一时竟听得袁绍一愣一愣的。

  不得不说,辛毗这人很有那种后世大公司里、平时不擅长做方案,但擅长拿着PPT去领导面前汇报的天赋。

  计策明明是沮授的,创意也是沮授的,但沮授不爱拍马屁,也不组织语言节奏考虑领导接受度。

  辛毗溜须拍马画大饼一修饰、掺杂上袁绍爱听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包装,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

  袁绍拍大腿大喜:“佐治所言甚是!孤竟不知佐治也有如此王佐之才!孤统兵多年,竟无人教孤如何兴高祖之利、除高祖之弊。

  快,立刻召集众将,孤要分兵!给张辽增兵,把文丑也分到北路,随张辽翻越空仓岭断关羽归路!河内留兵十万,多出来的走上党!分进合击、同擒关羽!”

  袁绍一高兴,甚至连“张辽自己就算得手了,如果要长期在太行山沁水河谷里坚守,张辽的粮道该如何保障”这种问题,都暂时忘了去质疑。

  不过还好,既然辛评这主意是沮授那儿白给的,真到了执行阶段,沮授还是会帮他尽量补全。

  当晚,听说袁绍同意分兵以提高战役效率,沮授也是松了口气。

  他觉得他的智商也就为袁绍做到这一步了,要是袁绍再不听,或者对面再冒出什么新的毒计利空,他沮授都回天乏术,只能听天由命了。

  “主动出击,本来就没多大必胜的把握,只是败中求胜。辛佐治善于巧言令色,让主公肯接受劝谏,这是好事。

  就怕主动被阿谀之后,愈发自视甚高,轻敌冒进,不以关羽诸葛亮为意。唉,为人臣者,能做的就这么多了,若事依然不谐,亦无能为也,怕是天命不在关东一朝了。”

  沮授心中苦闷,如是暗忖。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