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3章 二世纪的新生活运动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点些兔肉腊鸡冷盘,泡着热汤泡饭。

  这些即点即上的蒸菜,那都是跟进货的外地豪商谈买卖才吃呢,我们也不多做,客官你们今天点的,差点儿就把咱一上午备的温火菜都点完了。”

  李素微微一笑,对这种无形赞美也不往心里去。

  甄尧今天点的几道蒸菜,除了汤包之外,其他也不稀奇,无非是豆豉凤爪、豆豉粉蒸排骨、豉油拆烩蒸羊羔。这些菜的特色,就在于跟后世广州早茶扬州早茶的点心一样,可以在蒸笼上始终热着,哪怕文火蒸一上午也不会烂,或者说就是越酥烂口感越好。

  而在茶楼里出品这些点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客人的时间,不像别的热菜要等随时点单再烧,反而比后世外卖料理包都快速,点了单直接就能上了——这一点凡是吃过广式早茶的人都不陌生。

  可别小看这个“快”字,在汉末乃至三国两晋,“快”也是生活奢华极致享受的一个卖点,对于谈生意的人来说,也很能讲排场长面子。

  君不见西晋石崇王恺斗富的那个胜者石崇,他家一道绿豆面粥,就为石崇争取到了豪奢之名、写进了《世说新语》里。因为别人家的绿豆粥要熬很久才能上,所以客人拜访时往往要坐小半个时辰之后,才会上绿豆粥。

  石崇家可以客人坐下没五分钟,婢女就端上绿豆粥。这就让人以为“石崇莫非是为了宴客摆排场,所以确保家里始终煮着一锅绿豆粥,如果没人来煮烂煮过头了,就赏给下人喝然后再煮一锅”,然后成就了石崇的超级富豪之名。

  但这事儿说白了,也就是因为需求量太小,所以“保证随时随地有工夫热菜”这个享受,成了富豪才能维持的体面。但只要商业社会发达了,大家错峰需求,商家也就能有计划地提前蒸笼蒸着,也不怕烧柴烧太多燃料费亏本,反正蜀郡各地的茶楼澡堂如今都是本地百姓集资缴纳柴火的合作社模式,每个人缴一担柴,起码能享受到三担柴的效能。

  产业规模越大,每个人的人均享乐所要投入的物力就会被极大地摊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素可不仅仅是自己享受奢华人生,他还在帮后人摸索,如何让他享受的精致人生,后人只需要低得多的成本就能享受到。

  “来进货蜀锦的商人,都能顿顿随时吃到广式早茶点心了,这都安县的商业果然比两年前又繁荣不少。要是需求不够多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提供这样的服务的。”

  李素心中如是暗忖,忽然想到几个问题,就随口追问:“你们这儿,如今百姓愿意参加茶楼澡堂柴火集资的,大约占到多少比例了?”

  茶楼老板娘骄傲地说:“别看我们都安不是使君的封地,听乡老说,村户参加柴火热水集资的,比隔壁郫县还高呢,都有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