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 井陉东出计划_铸汉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上常山郡,离开坚城的保护来阻击官军。

  毕竟,魏郡离常山郡中间只隔了一个郡。

  这时,贾诩从井陉道外侧留出的狭窄应急道疾步追了上来。

  “兵部的计划敲定了吗?”

  “敲定了。”贾诩气喘吁吁地把帛书递给刘弋。

  刘弋拆开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次制定的作战计划看起来非常详实,收集的信息也足够可靠,不过他却没看,而是直接道:“直接说吧。”

  “第一步的计划,大军出了井陉口,不去管常山郡的郡治元氏城,顺着滹沱河向东,骑兵先围住蒲吾和灵寿两城,然后以滹沱河作为补给线,继续向东攻占真定、九门。”

  “再然后呢?”

  贾诩解释道:“第二步要看袁绍的动向,如果这一招围魏救赵成功,袁绍大军从幽州返回,就可以裹挟常山郡的百姓返回并州。如果袁绍不为所动,那就要继续向东,顺着滹沱河狂飙三百里,到达中水、武遂、乐成一线,彻底掐断袁绍的补给线。”

  刘弋又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袁绍军没有南返,我军在真定、九门驻足不前,不足以切断袁绍在清河郡到河间郡的补给线,而袁熙又提兵北上,该当如何?”

  “围城打援!”

  “好!”

  刘弋心头安定,大军东出井陉,最先出的是机动性强的骑兵,在河北平原上散开,为大军提供情报和预警,随后则是步兵,最后才是拆卸的攻城器械和随军运粮的民夫。

  因此,也就注定了如果先锋骑兵突袭不成,就只能围城恐吓,而不能强攻,需要等待后援的步兵和攻城器械。

  所以做最坏的打算是必须的,即最起码可以打下蒲吾和灵寿两个井陉口以东最近的城池,建立稳固的环形桥头堡,随后沿着滹沱河再向真定、九门一带发展。

  但真定、九门两座城池能不能打下来,就不好说了,完全取决于袁绍军的策略,而非官军。

  如果袁绍军不来救援,要求常山郡的各座城池固守,那自然有全力攻城和围城不攻向东发展两个选项。

  而后者,在军事上通常是比较冒险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围城,且随时都冒着补给线被抽冷子掐断的风险。

  刘弋期待的最好结果,就是通过威胁袁绍的补给线,袁绍动摇,率军从幽州返回,那么这一来一回,下一次袁绍想大规模用兵,就得建安四年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将再次产生变化,袁绍劳师远征无功而返,就是对朝廷好的变化。

  当然了,刘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袁绍的愚蠢上。

  毕竟袁绍的谋士还是有水平的,而且常山郡距离袁绍的补给线还是太遥远,只要袁绍冷静一点,就很难被吓唬住。

  次一点的结果,自然是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常山郡的西部,东部的真定、九门可以围住,然后袁熙带着留守魏郡的兵马北上,被官军以优势兵力在野战中击溃。

  最次的结果,就是袁绍和袁熙都按兵不动,既不撤军也不来救援,任凭常山郡城池死守,官军只能挨个打过去。

  所以,袁氏父子的主动性越强,其实对刘弋越有利。

  “对了...记得找一下...”

  “常山赵子龙,陛下时常说起,知道的。”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