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蛟初显_16_大明皇帝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书吧

  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人穷困潦倒,家破人亡,就有人肆意挥霍,妻妾成群。

  “二爷,二爷!大少爷回来了!大少爷从集庆路回来了!”一个头戴灰色短帽,长相机灵的小厮急急忙忙地跑来。

  “什么?什么!我大哥回来了!张平你他吗怎么不早说!赶紧的,赶紧走!”锦衣少年惊慌失措地从听雨轩花魁李清清榻上爬起来,胡乱套上同样是价值不菲的靴子,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去。

  在疆域面积冠绝历史的大元朝。江浙行省,杭州路的张家几乎垄断了帝国东南的私盐生意,并与集庆路的王家,平江路的林家,泉州路的陈家并称为东南四大家族。

  张家不同于其他三家传承百年的以上的大家族,张家起于宋元国战。张家高祖名叫张传蛟,本来是一个私下贩卖一点私盐养家活口的渔民,由于救了一位蒙古贵族一命,在大屠杀中逃过一劫。

  蒙古人性格直爽,虽然嗜杀,但有恩也必报。在他在杭州任达鲁花赤期间,对张家不留余力,大力扶持,张家逐渐成为杭州颇有声望的家族。

  后来经过曾祖张光大,祖父张继先两代辛勤耕耘,磅礴发展,张家渐渐称霸江浙行省。

  到了张士诚父亲张传江这一代更是蒸蒸日上,日升月恒,张家不仅成功跻身东南四大家族,还一下子爬上首位,让整个东南沿海为之一震。只可惜张传江人到中年突遭恶疾,一病不起,在至正四年撒手而去,引起了东南沿海巨大的风波。

  好在张家这一代有一位少年英杰,嫡子嫡孙张士诚。在父亲突然离世的时候扛起了张家的大旗,带领着张家这艘巨舰继续在帝国东南劈风斩浪。张士诚不仅善于交际,精于经营。

  对待家族内外的大小事务也处理得让人心服口服,对待平民老百姓更是如同家人一般,偶尔路见不平更是嘘寒问暖,慷慨解囊。世人无不拍手称道,纷纷夸他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转世。

  张士诚此次去集庆路是为了筹划盐船入长江,将家族版图扩大到帝国西南甚至整个帝国长江水路能达到的地方。

  “爷爷,集庆的乌兰巴尔思已经同意我们的商船从集庆大批通过,只是他的胃口有点大。”清俊神朗,一身低调奢华的少年向坐在太师椅上的老人说到。

  老人正是张继先,他摆摆手,把张士诚唤到榻边。拉他着的手,让他坐在小叶紫檀精心打磨雕刻而成的榻上:“诚儿啊,你太累了,休息几天吧。让你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陪你去西湖逛逛,你不是最喜欢西湖的风景吗?”他心疼地摸了摸张士诚的头。

  “爷爷,不累。等这件事办完我就休息几天。”张士诚微微一笑。

  “唉,你这孩子。张家的犟种。乌兰巴尔思的胃口大,没事。只要这条路能打通,相比我张家收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