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要无污点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着劣迹,那么必定会带坏孩子。

  例如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后世人称为‘纣王’,将之作为暴君的典范,暴虐无道、屠宰成性、沉迷酒乐、荒废军政,乃大恶大暴之君。

  孰不知纣王有值得学习的一项,那便是武道,其在武力方面的战绩,完全有资格受到万世千万将领供奉,并作为楷模。

  帝辛勇猛好武,有九牛二虎之力,昔年曾在万军之中斩杀大将,刀法娴熟,在那个时代,若不是君,必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猛将。

  即便与当世的项羽相比,也不遑多让,同样是神力盖世,同样是万军莫敌、英勇无畏,与何人争锋,皆有实力。

  如此善战,却无人提及,只论恶名,不赞其勇,这便是亡国之君、无道之人的下场,就算有冠绝当时的强项在身,也掩盖不了其污点。

  故而,名声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为官为将的人来说,与性命共存亡,甚至在某些时候,比性命还要重要。

  在此时,张良的举动反映出一种态度,不惧汉王不服软,无真心求饶之态,空有词而无情,实乃蔑视君威之举。

  这种做法,完全能激怒汉王,会被立即处死,无一人有理求情,乃僭越王权、无视王尊的大逆之罪,就算千刀砍身也不足以赎罪。

  前秦虽亡,但其酷刑尚未废除,仍然存于世,并被为王者使用,专治身犯大罪之臣,都说秦法严苛,其刑却有威慑力,乃君王震社稷的一种手段。

  所以说,张良不仅在找死,而且在自毁名声,身败名裂的结局,任何人都视为噩梦,想都不敢想,此刻,竟有人大胆寻求刺激。

  上古至此数千年之久,有宦官在王前阿谀奉承,有忠臣在殿前以死进谏,有美人在君侧梨花带雨,皆有冒犯、不敬帝王之意,却没有达到如今这种程度。

  汉王较于前朝之君,虽和善一些,但身上的帝威丝毫不弱,有些时候表现的更胜一筹,那已经归天的秦皇赢政,也不过如此。

  战国之际,商鞅深受孝公重用,秦公厚待、百姓拥戴、军方俯首,是何等的身份,地位快要比肩国君,即便如此,在孝公面前一直恭恭敬敬,后来秦惠王上位,根基未稳,商鞅也无半点不敬之意,宁死不做反贼。

  魏人张仪入秦,受到秦王天恩,位及相国,权倾朝野,为人素来狂妄不羁,在秦王面前却是规规矩矩,就算王要杀他,也不会做反抗,会欣然赴死,最后秦武王即位,其妻子被秦人所杀,其不记仇,仅仅是告老还乡,孤独终老,可谓是大忠臣,一生未对君王不敬。

  再如范雎之死、战神白起自刎,皆是秦昭王之意,一人乃文臣之首,一人乃秦将之首,势力极大,也未违逆君王,而是选择听王命、慨然归天。

  这么多伟大的先人,为了‘忠’和自身的‘绩’,宁愿舍弃性命,而今功高且名达的军师,更应该如此才对。

  房内的众将惊疑不定,瞪着眼看着,这种事的冲击力已经超出心理承受范围了,涉及到千古大罪的判定,不敢在这个时候说一句话。

  “大王,一定要相信臣!为表臣的忠心,臣向大王行九叩大礼,请大王接受!”

  话落,张良猛地用头撞击地面,‘咚’的一声巨响,第二次抬头时,额头鲜血直流,第九次之后,额头皮肤已破损,血流满面。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