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之地位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响下,战力下降,又遭到项王之军的凶猛冲击,溃败、灭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此乃项王之勇武和胆魄,对楚军常胜起到的作用,可以说这是最为关键的。

  以一人之力左右战局,这在世人看来,可笑至极,乃莽夫之言,为将者皆知军要胜,要靠谋略,将士之勇次之,智大于勇,方为取胜之道,故而历代名将,皆以善练兵、用兵闻名于世,勇武在智谋面前,显得低了一级,大将与众将议事,基本很少提勇猛的重要性,而那些儒将智将,反而不屑于与猛将同处一帐下,固然深知勇乃军之尖矛,但太过无脑、无修养,在他们看来,这些做粗鲁行为的无脑猛将,注定要比自己低一级,要知道,凡事不动脑子,就是个莽夫,再猛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匹夫之勇无法解决问题,在战场上,无非能多杀几个敌人罢了。

  绝大部分为将者有这个观念,其实也没错,常规思维下,勇猛好战,是好事,这能让军队战力提升一截,战胜敌人的机率会提升,但也仅此而已,勇武很难改变战局,并非说不能,而是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条件太苛刻了,在古今将帅眼里,单靠勇猛,的确可以置于死地而后生,唯有濒临死境,士卒在心境没有彻底崩溃的情况下,才能爆发出潜能,以强大的战意与敌人搏杀,只有到达此境,方有可能出现勇武逆转战局的奇迹,但,显而易见,风险太大,代价太大,不一定能成功,花巨大的代价,却是肯定的,一旦失败,国与军,将迎来灭顶之灾。

  历代将帅,皆不能逞一时匹夫之勇,被上级知道,轻则罢职入狱,重则当场惨死归天,‘勇’之一字,已经成为莽夫的代名词,仅仅局限在冲锋陷阵中,无法上升到左右胜败的程度,即便军队被敌人面对面打败了,主将也不会想到是敌人太过勇猛,而是会思考是不是计策不对、时机不对,如果亲身体会到敌兵一人连杀数位己方士卒,那么依然不会想到是敌兵勇猛的原因,而是会考虑己方的装备问题,是不是兵器盔甲不及敌军精良,才导致面对面的厮杀处于劣势。

  造成这种观念根植在大多数将帅脑海里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莽夫能勇猛到连斩数十人的地步,在他们的认识中,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力气又能大到哪里去?耐力又能有多久?寻常之人,固然有人力大力小,但差距不会太大,顶多一个顶两三个,不可能在数十人的围攻下,于那么混乱的环境中存活,更不可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人的力气毕竟有限,有力竭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做到长久的勇不可挡,若拥有用不完的力气,那就不是人了,是怪物,普天之下不会有超绝于人的存在,何况在沙场上搏命,都是真人真刀在激战,猛然出现这种超出人之思维所能理解的事,对于熟读兵书的将帅来说,只能从自身的战策、时机、装备等关键点上找原因,而不会想到勇猛这等莽夫具备的特点,成名将者,往往想的是如何出奇制胜,如何在赢敌军的前提下,把己方损失降到最低,此乃名将者的共同特点。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