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放长线钓大鱼_总有刁民想攻略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嘛!大家互相扶持,家族才能蒸蒸日上,富贵绵延。

  几个老顾问心里算盘打得啪啪响,小心思虽然不少,但是没谁傻的阳奉阴违,自绝后路,反而一个个全自觉地琢磨着日后要好好效力了。

  高子辛成立这个商务总局,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从他自己做起了生意,也明显地表示出对商人的看重后,大梁的商业可谓是蒸蒸日上。

  尤其是岭南的发展都被大家看在眼里,那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更是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

  于是很多地方的商人几乎是自发地聚集起来,主动捐款修路,就为了以后生意更好做。

  他们乐意出这个钱来修路,不管是高子辛还是地方政府都是欢迎之至。不过谨慎起见,高子辛自己也掏了腰包,并且特意安排了人手做技术指导,还让锦衣卫负责监工,确保工程质量。

  高子辛都表态了,响应的人自然就更多了。当地的乡绅财主父母官,甚至就连一些富裕些的普通百姓,也捐起了钱。

  大家都不傻,有锦衣卫盯着,谁还敢克扣善款,偷工减料啊?这路修好了对大家都好,以前是力有不逮,现在有了机会,当然得出一份力了。

  谁知道,高子辛竟然还有后手!

  他让锦衣卫盯着工程进度,一个是保证质量,还有一个就是担心有人故意克扣劳工,把人给活活累死。

  有锦衣卫盯着,自然没人敢这么做。

  更何况,商人们一开始凑钱修路就是为了发财,谁也不想弄出人命来。不好交代不说,还要毁了名声。更何况,弄出人命听着就不吉利,以后还怎么发财啊?

  只是谁也没想到,高子辛还有后手。

  这后手也不是别的,就是日后路修好了,就要给过路钱。这过路钱也不是每人都给,而是像那种驾着马车牛车拉货的,就得按照货物重量交过路钱。

  这过路钱也不用来做别的,专供路面破损后的修补或是重建,钱也不会太多。

  高子辛直接让人把规则给列明了,事先公布出来,大家一看,立刻就接受了。

  而且高子辛还特意提了,捐了钱的人,过路费可以从捐款里扣除。

  不过嘛,对此倒是没人在乎。

  商人捐钱修路,也有几分给自己博个好名声的意思,有了好名声,还怕生意不好做吗?虽说捐出的钱不是小数吧,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太多,哪能真的去扣呢?

  抠抠搜搜的,还想赚什么大钱?

  所以规矩列出来之后,捐钱的人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多了。所以很快,大梁各地就陷入了修路的热潮之中。

  太平带着贺氏离开京城前往东北的时候,京城通往东北的路只修好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在修。

  全用水泥的话工程量和造价都太昂贵了些,以大梁如今的情况尚且负担不起。毕竟商人还得赚钱,不可能把家底儿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