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5 很早就有的想法_我在四合院中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林凡点头,想要人家加入你公司,展示一下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林凡就把自己旗下的基金挨个介绍了一遍。

  不同于往昔,林氏资本早已鸟枪换炮,规模最小的、投资美国VC市场的雨水基金也有5000万美元规模。

  原本最小的基金本是只有2744万美金的立春基金,但随着特斯拉、土豆、赶集等项目估值上涨,管理规模提升了很多。

  而规模最大的基金——母基金处暑,管理规模高达亿美金。

  林凡把从摩根士丹利为首的银团那里质押20%脸书股权贷款的15亿美金、斯盖普退出的亿美金、框架传媒退出的3800万美金,全部注入了处暑基金。

  斯盖普算是和林凡彻底没关系了,框架传媒那边目前相当于只获得了3800万美金退出回报,对赌结果还没揭晓,暂时只有这么多入账。

  处暑基金管理的资产,除了大部分都是现金外,还有小部分eaby、分众传媒的限制股。

  这些股权,可以持有作为资产组合,也可以未来变卖现金,再注入各大子基金。

  母基金,又名基金中的基金,FundofFunds,简称FOF,其实就是投资其他子基金的一个产物。

  付绩勋听得连连点头,之前听媒体报道过林氏资本的九支基金。

  但报道内容,很多都不准确和详尽,现在听林凡详说,才知道林氏资本有多大的潜力,以及多大的野心。

  “天使、VC、PE、二级市场,母基金,貌似林氏资本只缺私募信贷(私募债)、杠杆收购、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能源投资这几张版图了。”

  说罢,付绩勋一脸感慨,“有生之年,没想到还能看见咱们华人自己的KKR、黑石。”

  陈宏看着林凡年轻的脸庞,也发自内心的赞叹,“是啊,从事过金融业的才知道,在白人主导的金融行业,诞生一家世界顶级的华人资本该有多难!”

  “我纠正一下,我们可不是要做什么中国的KKR、中国的黑石,而是世界的林氏资本!”

  陈宏微笑,“我知道,从你给基金取名就知道,二十四节气嘛。”

  林凡暼了付绩勋一眼,笑说:“付先生,你现在对林氏资本的资本布局,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有了个大致了解吧?”

  付绩勋点头,“资产布局很广泛,但当下核心还是VC基金和PE基金吧?而且瞄准的还是科技和互联网领域。”

  林凡很坦然的承认,因为这是他最擅长的,也是投资见效最快、最好积累实力的领域。

  如对冲基金,更多只是投机性,捞一把就跑,不利于做大产业资本,真正的打下事业根基。

  “我听林先生你介绍,林氏资本的PE基金全资并购了一家手机操作系统公司,还计划投资成立一家手机品牌,这貌似P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