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骑兵营_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中央政府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迅速扑灭。

  在王朴有生之年,这支常备的中央军武装力量当然有王朴掌控。

  但王朴也基本想好了自己死后的军事力量安排,那就是搞一个由类似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制度,把中央军统帅部的权力分散掉,中央军不再设最高统帅,日常军务就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选举出的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长的权力受到联席会议的制约,如有需要,联席会议随时可以解除总参谋长的职务。

  中央军的编制最高仍旧为营,在营以上就没有更高的编制了,这是为了确保王朴对中央军的绝对控制,或者说是为了确保王朴死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中央军的绝对控制,因为在数量从多中央军营级军官中,就算某一个或者几个军官出了问题,也只能控制少量的军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更不可能颠覆帝国的统治。

  如遇大战,需要调集几个乃至几十个营的中央军参战时,指挥官就从联席会议的成员中选举产生,一旦大战结束,指挥官就无条件交出指挥权,参战的中央军各营则仍旧回到南北两京的军营里。

  因为指挥官与中央军各营将士之间只是指挥和被指挥者的关系,平时并不在一起训练生活,所以中央军将士的效忠对象就只能是大明帝国,而不会是某个指挥官,这就能避免某个野心勃勃的指挥官通过控制中央军成为大军阀,并最终对大明帝国的统治机构形成威胁。

  当然,要想这个类似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事机构能够顺利运转,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大明帝国得拥有同样健全的行政机构!假如缺乏一个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设想的这个军事机构就完全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在大明朝现在的行政机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新的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却没有想好,但他最倾向的还是君主立宪制,既保留大明朝的帝国制,也保留朱家的皇室血脉,但国家机器不再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必须掌握在内阁手中。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王朴的初步设想,距离真正实现还为时尚早。

  毕竟现在大明帝国的内忧外患都还没有彻底摆平呢,张献忠、李自成还在四川、陕西割地称王,吴三桂这个大汉奸也还在山西作威作福,而且王朴也还只有不到三十岁,距离垂暮之年还早得很呢,王朴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经营。

  隆武元年(度1644年)十二月中旬,从南京急调北上的三个混成营赶到了北京城外。

  把北直防务交接给新任北直提督唐胜之后,王朴即率中央军主力启程南下,经由大名府开进河南省境内,施琅的镇海水师则由于运河封冻、水路不畅不得不暂时滞留北京,顺便协助唐胜稳定北直防务。

  此时中央军的主力差不多仍旧是三个辎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