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_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就复杂了,因为吴襄的儿子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早在流贼进京之前,崇祯帝就曾下诏,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同时严令吴三桂放弃宁远,率领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吴三桂接到圣旨之后,就开始组织关外的辽西军民往关内撤退,可吴三桂才刚刚走到山海关,北京陷落、崇祯帝上吊身亡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又有探马传回消息,闯贼李自成已经派谴大将李过、李岩统兵三万往山海关进发。

  紧接着闯贼的招降使者也赶到了,还带来了四万两白银和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亲笔信,吴三桂仔细甄别了那封信,可以肯定就是吴襄的手笔,此时的吴三桂正面临着有生以来最坚难的一次抉择,因为建奴奴酋多尔衮也派人来到了山海关!

  摆在吴三桂面前的路有三条。

  第一条路是率领大军继续西进,把流贼赶出北京,然后从乱军中找到太子并把太子扶上帝位,这样一来,吴三桂就会成为大明朝的中兴之臣,就会名垂青史,这条路是吴三桂最希望走的,但同时也是最不可能的。

  因为当前的情势很清楚,以山海关一隅之地是不可能持久的,以区区五万关宁军也是没办法和近百万的流贼大军相抗衡的。

  第二条路是和建奴合作,引领建奴的八旗大军进关,凭借建奴的军队击败流贼,把流贼赶出北京,这条路是吴三桂最不愿意走的,尽管他的胞兄吴三凤,舅舅祖大寿,恩师洪承畴都已经投降了建奴,可吴三桂却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步他们的后尘。

  而且吴三桂还有另外一层顾虑,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引建奴大军进关容易,可到时候再要想把他们请出关外就没那么容易了,假如建奴进关之后就赖在北京不走了,吴三桂就会落下千年骂名,成为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第三条就是投降流贼,继续当大顺朝的山海关总兵,早在流贼进京之前,姜镶和唐通就已经投降了流贼,姜镶摇身一变从大明朝的大同总兵成了大顺朝的大同总兵,唐通也从大明的密云总兵成了大顺的密云总兵。

  所以,吴三桂对于投降流贼并没有多少顾虑,而且京师的绝大多数文官武将也已经投降了大顺,大明为大顺所替似乎是板上钉钉了,吴三桂如果为了故明战死固然可以落个忠臣的美名,可就算投降了大顺,也不会落下汉奸的骂名。

  权衡再三,吴三桂最终决定投降大顺。

  五天之后,李过、李岩率领三万大军赶到山海关,吴三桂把山海关的防备交接给了李过和李岩,然后率领五万关宁大军向北京进发。

  然而,大军才刚到榆关,一位不速之客就来到了吴三桂军中,历史由此逆转!

  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就是吴襄府上的老家丁,这位老家丁给吴三桂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