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运筹帷幄_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撑过两个月,城外的小麦就该熟了,那麻烦就大了。”

  王朴想了想。摇头道:“雷公山大营是天然的要塞,易守难攻又有水源,流贼未必打得下来,情势危急的时候。还能出兵威胁流贼身后,和大同正好可以‘互为犄角之势’,所以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甄有才一点即透,恭声说道:“将军目光深远,卑职远远不及。”

  王朴缓缓起身,目光转向暖阁外面,低声说道:“府衙的密议差不多也该有结果了吧?”

  “将军!”王朴话音方落,暖阁外就响起了吕六地声音。“大同知府魏大本魏大人求见。”

  王朴回头和甄有才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呵呵,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甄有才脸上露出坏坏的笑容,低声说道:“将军,这次是他们有求于我们,主动权操在我们手里,将军您不妨漫天要价,让他们把大同藩库的银两还有粮食全部交出来。最好是让张子安那老阉货和代王这只铁公鸡也出点血。”

  “嗯。”王朴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这两个家伙吸食了太多的民脂民膏。是时候让他们出点血了,他们得明白,是捐出一部份财产好呢,还是等着流贼打进城来,把他们的身家性命都抢了地好。”

  甄有才坏笑道:“将军明鉴。”

  “走。”王朴大手一挥,朗声道,“我们去会会这个魏大本。”

  朔州,李岩行帐。

  由于传送塘报需要时间,所以陕西义军的实际行程要比官府塘报上快半天,山西巡抚汪乔年发给大同知府魏大本的塘报上说流贼已经到了八角堡,可事实上,李岩率领的义军精锐早在半天前就过了八角堡,现在已经打下朔州了。

  说是义军精锐,是因为李岩把军中地老幼妇孺都留在了米脂,只带了五万多精壮出征。

  这一路上,义军的进展顺利得超乎李岩的想象!

  最初制订进军路线的时候,李岩是有过一番犹豫的,因为从米脂到大同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沿着边塞走,这条路距离近,但是一路上大明官军的卫、所、堡城林立,洪武帝和永乐帝先后两次经营九边,沿着长城设置了大量的军事据点,在长城以内的狭长区域里,军事据点地数量简直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第二条路是先往东打到太原府的腹地,然后再往北打到大同,这样走的好处是可以绕开边塞多如牛毛的军事据点,坏处是距离将大大加长,原本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很可能会延长到五六百里。

  李岩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

  事实证明李岩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长时间领不到军饷,又要忍受各级将领的欺压凌辱。驻守在边塞据点里地大明边军早已经对大朝朝廷彻底失望,几乎是义军刚刚杀到,这些受够了欺压地边军将士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