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街头往事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华带着一些从香港来的公司职员们到他们要去的脱衣舞场“T”,他们居然一次就给了李晓华三千日元的小费。这使李晓华看到了一个商机。他兼职的工作就是站在路上发纸巾,这份工作是每小时一千日元。如果赶上不去学校上课,每天可以在这条街上站八至十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至多有八千至一万日元的收入。可这只是偶然将几位华人带到他们想去的脱衣舞场,就得到了三千日元。凭这段时间的经验,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但基本上每带一次路,他大都可以得到五百至一千日元的小费。赶上运气好的话,大方的游客一次出手就三五千日元。有时候,只要短短的一个小时,他就能挣到比平时站一天的收入还要多的钱。

  一个是辛苦一小时挣一千日元,一个是不到十分钟就挣到和这同样多的钱。

  李晓华开始动脑筋了。如果专门做在街上为别人引路的工作可行不可行?

  李晓华善于“举一反三”地去思考问题。只想不做可不是李晓华的性格。他立即开始行动:在发放纸巾工作的同时,开始实施“引路人”计划。

  首先,他开始改变过去只是等待机会的被动局面,只要一看见华人,就主动上前询问。

  “你好!是从台湾来的吗?”

  “你是从香港来的吧!”

  “歌舞伎町的情况我很熟,我能帮您什么吗?”

  他就是这样从侧面主动搭腔,由等待顾客问话变为主动搭讪寻找“顾客”。问话方式尽量保持微笑和自然和气。

  “客人”听到问话,大都会停下脚步。众多的男人都想逛一逛这个有名而带着些神秘色彩的红灯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去哪儿看些什么,哪些店比较好玩又有意思。有些人想尝试着进色情店铺里看看,又完全不知道到底有哪些种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价格如何,该付多少钱才不至于被骗,这一切他们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这条街上的风俗店处来很难摸清楚。像什么皇居啊、秋叶原电气街、野动物园啊、迪斯尼乐园等处,在旅游指南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可是对于新宿歌舞伎町的“内幕”,却让一个个外国游客感到是个迷。他们可能听说过歌舞伎町是一个“可怕的红灯区”、“到处是黑帮分子”等恐怖的描述,除此之外便稀里糊涂。大部分游客表面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走走,那看看,但实际上心里却跃跃欲试,充满好奇。

  在这种时候,居然有人彬彬有礼地用熟悉的母语问候他们,看上去亲切而规矩。于是,他们大都表现出在异国他乡突遇同胞、乃至老乡那样的亲切,听李晓华给他们一一做介绍。游客们确信他不像是坏人,不会带来危险,于是不停地提出问题。到了这一步,李晓华的买卖就基本成功了。

  为了不让游客在心理上对他产生扺触情绪,李晓华说话很温和很低调。

  “我可以带你们去想去的地方,并解答任何问题。如果满意的话,多少都没有关系,能否看情况付我很少一点的小费?”

  他的这种要求几乎没有遭到过拒绝。就这样,他迈出了“引路人”的第一步。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