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3【霓裳羽衣】_吞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即《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词如下: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

  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

  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

  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由上可见,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b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

  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b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鸿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

  有《霓裳羽衣舞歌孩之》诗,对此曲的结构鸿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出于上诉原因,独孤逸风就打算将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霓裳羽衣舞》交给怡情居的众女,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异域弘扬。

  “怎么说咱也是个爱国青年吧!这种行为也算属于爱国行为吧!”独孤逸风心里想到。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