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 只争朝夕_门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光遍洒静室,矮案上的一品沉香缓寥。

  纪瞻捧起茶碗徐饮,眼角却微微上挑,瞄着美郎君的神情举止。

  操琴以鸣志?

  知音之人必通琴中之意,若言述志之曲,定非《猗兰》而是《十面埋伏》!刘浓未料到一时兴起而酬已之曲,不仅被宋祎旁听,更为纪瞻所耳闻,心中怎生不惊?

  半晌。

  深深一个揖手,涩然道:“刘浓因见山河壮丽,故而触景生怀,不想却入郡守之耳!尚请郡守莫怪小子狂妄自鸣也!”

  “甚好!”

  纪瞻原本见刘浓过于老成持重,恐其乃心机深藏之辈,不想经此一观,美郎君面呈惊色且略带羞愧,分明便是一个胸怀少年意气而奋发疏狂的大好儿郎嘛。

  心中极喜,将茶碗徐徐一搁,抚须笑道:“瞻箦,汝年岁几何?”

  刘浓答道:“年将十五!”

  “嗯……”

  纪瞻捋着长须筹措一番,而后眼底一亮,凝视着刘浓,笑道:“而今,汝已颇有美誉在怀,日后是想经吏部评合而入职,尚是为人提携拔擢?”

  何意?如此直言功名!

  刘浓暗中微惊,面却不改,心思瞬息数转,已有计较在胸,沉沉一个揖手,朗声道:“郡守当面,刘浓岂敢有瞒,小子想由中正评合而经吏部,衡才而行,量力而为。”

  “咦!”

  纪瞻忍不住地惊疑出声,捋着银须的右手顿在半途,眼光则直直注视刘浓。

  在其心中,刘浓乃是有心逞志报国之人,年未及冠便已赢得美名远扬,定会走被人赏识而拔擢的仕途路线。未料到刘浓竟会选择经由吏部。其时,家世较薄的士族子弟大多皆喜为人拔擢,只有寒门子弟无奈之下才会如此作择。原因很简单,拔擢官职较高,且所从之职皆是文职,无案牍之劳形废神。是以升迁较快。而寒门子弟因家学较浅的缘故,年少时极难脱颖而出,便只得浅积慢存,以待中正平合,便如陶侃等人……

  纪瞻思及此处,瞅了瞅对面的刘浓,见其眉宇正然,神情不似有虚,莫名地一个念头钻进心中。暗道:莫非此子想谋太子舍人?若是有太子舍人在身,再置放一县一地,倒也……

  刘浓亦在深思,自与杨少柳一夜畅谈后,短短半载自己已小具声名,青少一辈中甚少有人能出之左右,若是走拔擢路线自是轻松。按晋律,正四品以上职官者便可对心怡之才妙赏拔擢。若是为文职官吏拔擢,官职多为著作郎、文学掾等;若是为掌控诸州、假节军事之开府刺史拔擢。所从便多为参军之职,便如郭璞、袁耽等。

  但是目前文武两职,文职官吏拔擢刘浓不愿取,武职官吏拔擢倒是可取,然则不能取。之所以会如此,究其一切原因则在于:各州开府刺史除陶侃外。大多皆为王敦大将军府所掌控,而再有两年王敦便会反!自己欲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