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更新待朝曦_我真就是个键盘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伙们打交道。

  他最关心环境问题?闻言着急地追问:“如何做到呢?”

  梅哲仁一边晒动态模型,一边讲原理:“利用两极的冷源,将二氧化碳冰冻起来,当然了,也需要大气层环流的调整配合。”

  卢征峰给了个中评:“实施起来可不容易。”

  梅哲仁跟卢征峰算是怼成习惯了:“也不算难?两极的气候环境现在可以调节,空气中对呼吸有效的成份中二氧化碳密度最大?改变局部温度就可以让它下沉,然后再冷冻起来。”

  梁明诚也不知道立场在哪边:“物理层面没问题?但每一个环境条件都是关联的,会带来很大的环境扰动。”

  动态模型开始变化?云层激涌?雨下如泼:“所以年后会有一场持续性的全球性的大雨?如此才能推动大气环流。”

  捷里科夫更急了:“那岂不是会有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动物们怎么办?”

  梅哲仁遥遥虚点他:“所以让你来啊,对于动物语言你最拿手,要让它们进行迁徙,得说服才行,拿吃的哄呗。”

  捷里科夫低头一想,觉得确实可行,不就是当赶鸭子的老爷爷数个二四六七八嘛,以他积攒下来的经验应该没问题。

  只要转变一下节奏,变成赶鹅赶海豹赶熊就行,反正都慢,至于那些四条腿的,不用赶,跟得比人还快。

  出井屈之和卢科文是一起来的,事关他们也马上表态:“海洲的地下基地在大家的帮助下施工的进展很快,已经不影响安全使用,我们一定不拖后腿。”

  见没有阻碍梅哲仁又加了些料:“现在人类都呆在地下基地,即便是淹了也没有顾虑,在封冻二氧化碳时也会加固冰盖,水位会逐渐下降,长痛不如短痛,两权相害取其轻。”

  张维南不熟悉环境科学,所以有此一问:“多长时间内能实现吗?”

  梅哲仁指了指大气环流的运动模型:“我做了测算,最短一个月时间可以让二氧化碳的比例下降到预定的程度,如果达到最优效果的话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必须考虑二氧化碳含量改变对水蓝环境的后续影响,比如植被等。”

  说到了张维南的专业领域了,他瞪大了眼:“这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混沌模型。”

  投影换成了扶桑木,在火光中熙熙闪亮:“是的,要不是有东海这个量子超算的存在,我都不敢想这样的事,还好现在有眉目了。”

  梅哲仁也露出了中大奖的庆幸样,张维南研究过东海的量子矩阵,也不质疑了。

  程丹心篡了主持人的位:“好,这算是第一步了,第二步呢?”

  梅哲仁难得不晃悠,顺顺当当地就过渡了:“接着我们得打开收集物资的通道,让生产力回归正途,硅基人在生产上比我们更有优势,但他们的资源渠道是匮乏的,其实前后两步不冲突,可以同步展开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