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 43 章_寒门学子的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对仗?学政大人的父辈在艰辛挑担营生,而你却在安逸吃扁食,还是皮薄肉厚的扁食,这合适吗?

  这已然不仅仅是意境对不上,若要论深了,说是嘲讽也不为过。

  许是体谅学子年少,资历、学识尚浅,体会不到那种民之疾苦,学政大人并未斥责黄仕聪,但脸色严肃,并不甚好。

  此时黄仕聪也从众人的脸色中知道自己闯祸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垂着头,整个萎了许多,心中后悔太过冒进。

  最后还是知府大人乐呵呵地打破尴尬,欲要解了围,道:“哈哈,学童的学识尚浅,不谙世事,水平尚且还停留在字面表层,不得深意,此番还望学政大人不要见怪,此番之后,定让夫子在教导他们学识之余,多督令他们去体察民间疾苦,以免贻笑大方。”

  此时,学政大人的脸色方才缓和一些,对黄仕聪道:“你的学识尚浅,知其义而不知深意,读书一道上任重而道远,且退下吧。”

  这一番话,教育的意味多于批评,可在黄仕聪听来,却如判了“刑”一般,只怕后头他无论表现如何,都不可能夺得好名次了。应了一句后,只好讪讪退下。

  胖乎乎的知府大人又建议道:“来自樊氏族学的小子,出身农门,许是能领会到学政大人上联中的深意,体验过农家疾苦,不如听听他的答案?”

  这是要用樊凡来把上一件事翻篇呢。

  学政大人点头,示意樊凡给出下联。

  此时,知县和众教谕们身后齐齐冒冷汗,皆是期盼地望着樊凡,心中默默求老天保佑,这一个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岔子了——哪怕是平平凡凡的答案。

  众人皆知,若是樊凡答得好,便能替大塘县在学政大人面前挣回一些脸面,让学政大人不至于对大塘县的学子失望;若是还出岔子,哪怕学政大人不生气,这要传出去,只怕往后几年,大塘县的学子在本府都会被看低几分。

  可,一个十岁的稚童真能做出绝顶的下联?

  教谕们扪心自问,换做他们,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得极好,于是只求樊凡对得不出格,莫要让情况恶化,就满足了。

  话说樊凡本来并未想到十分合宜的下联,正欲用备选的对子做答案,谁料,听了学政大人的那句“读书一道上任重而道远”,“道”和“远”二字顿时给了他灵感,绝佳的下联浮在脑海当中。

  当即拱手行礼,而后道:“报大宗师,学生想好了。说来也巧,这担子之重,学生颇有几分体会……学生的娘亲前几年在菜市卖豆腐,每日清晨,天微亮就要挑着豆腐担到县城售卖,若是把她挑着担子走过的路立起来,恐比天高……娘亲如此拼命,便是为了供我读书,望我在读书一道上,能走得远些。此下联,便出自于此。”

  樊凡亦是把下联的渊源先说了清楚,以正字义。

  此话一出,学政大人当即来了兴致,身子微微俯向前,好奇说道:“哦?说来听听。”

  事情似乎有转机,周知县和教谕、夫子,甚至是知府大人,都有些期待樊凡能逆转情形,皆等着他说出答案。

  樊凡很是淡定,不急不缓地说道:“学生的下联是‘道远步短短行长’,还请大宗师指点。”

  一语双关,意境之重,除了体现农家疾苦,又增了盼头,给了念想,无愧为绝佳。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