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第 37 章_寒门学子的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婚娶的年岁,却至今还未讨上人家,可见娘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又想起几个月前樊明义迷失山林的那几日,娘家人是何等掏心掏肺地为她着想,那老两口是当真把她这个“外来女”当亲闺女看待了。

  于是,张氏便更觉得自己该出手帮扶一把了。

  若是她直接给银子,以凡儿外祖父那犟脾气,怕是不会接,于是心中算计着,不如让小弟张权、嫂子何氏和大侄女张彤都到作坊里帮忙。

  张氏带着樊凡去到了娘家,寒暄过后,自然说明了来意。

  一听说姐姐开了作坊的张权便兴奋不已,一口答应下来,道是:“姐姐的作坊我自然是要去的,早便不想整日在这铁炉旁烤着了,哪有跟着姐夫跑马车有意思。”

  他想着的是,要替姐姐去送货。

  何氏自然也应下了,说道:“横竖当下是农闲,我和彤儿闲在家里,你只管道一句缺人手了,娘家人都该去帮衬帮衬的,自家人开的作坊,谈什么月钱不月钱的。”

  张彤是个欢脱的性子,也是跟着说道:“我娘说得在理咧,听姑姑说唇红膏比韦记的红纸还要艳一些,我倒是对这唇红膏十分感兴趣,月钱可以没有,这唇红膏,姑姑可是要给我留一支。”

  张氏欣慰,摸着已经大起来的肚子,心想,有了娘家人和三弟夫妇的帮忙,她便可以把制作技艺教出去后安心养胎了,都是信得过的人。

  ……

  翌日,新作坊前来了七八名农妇,高矮胖瘦各有,除了晒得黑一些外,瞧着都是利索的。这些自然是樊明义寻来的。

  便是月钱要拖到下个月才发,她们也肯来。

  开工的第一天,张氏不得不再把月钱的事再声明一遍,道是:“感谢诸位信得过我们夫妇,这月钱要等第一批货卖出去后才能发,最早也要等上半个月,若是有难处的话,此时退出也没甚关系的。”

  一年轻些的农妇嘴快,抢着说道:“嫂子莫要小瞧了我们,既然来了就是想好了,不然就不会来,我家那憨货说了,十七哥是个担当的,跟着他狩猎的时候就没吃过亏,如今给他干活,也是一样不会吃亏的。”

  周围的几位农妇也纷纷应声同意。

  张氏见此,又道:“既然大家信得过我们夫妇,我在此也许诺,只要出货顺利,本月月底再加三成月钱。”

  众人欢呼。

  ……

  ……

  工坊当日就开工了,张氏将技艺分作十个工序教给了众人,其中三个要紧的工序则是由三婶冯氏、大舅母何氏和张彤三人负责。

  其余人分到各道工序的矮房里,摸索了几日后,渐渐地也掌握了其中要领。

  最忙的便是樊明道,因为二哥撒手不干了,他便一边要忙着联系木工坊那头制作一批装饰盒,一边又要忙着通过陈家介绍的渠道,每日采购各类物资,恨不能多双手。

  小舅张权也不得闲,每日驾着马车送樊凡上学堂后,就得赶到各个村把采购好的物资运回作坊,来来回回,总不能停,唇红膏制作出来后,还要赶紧送到县城万宝斋。

  至于樊明义夫妇,则逐渐退出了作坊,实在是张氏的肚子渐渐大了,需要安心养胎,夫妻二人决定接下来留在豆腐坊这头待产。

  一个月过后,作坊赶制出了足足有五千支唇红膏,若不是到了秋天,花瓣少了,他们还能多制作一些。

  因为产量有了保证,万掌柜立马在应天府那头的所有铺子铺开售卖,虽售量多了,可仍是引得应天府的众贵人们争相购买,因为价格降了不少。

  坊内的诸位农妇拿到月钱后自然是欣喜,而且张氏按承诺给每个人多发了三成的月钱,如此算下来,每名农妇这个月可足足领到了三四两银子。

  其中各类琐事不再细叙。

  ……

  ……

  秋末到了,豆腐坊前的大树,叶子黄了、凋了。

  很快,等它只剩下枝干的时候,冬天也就来了。

  樊凡抬头,看到门前树的最后一片黄叶旋了几旋,啪叽,正好落在他的脑袋上,似乎在以此方式来告诉他时间的逝去。

  嗬,来到大明也有十余月了。

  正发呆的时候,忽而闻屋里传出“哎呀”的一声。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