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饯行_太平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回忆往昔:“想当年,我也就才六岁,城东一家人遭仇家报复灭了门,大哥闲来无事,带着我去看现场……”

  郑旸道:“然后你就对尸体起了兴趣?”

  宁三通轻轻摇头:“然后我就吐了。”

  众人:“……”

  宁三通道:“回家后我吓坏了,直抖个不停,为此大哥还挨了我爹一顿打。那时候我胆子小,晚上不敢出被窝,尿了好几个月的床。我爹一看,这不行啊,得以毒攻毒,遂找了个县衙里的仵作,平日里验尸都带上我,看多了也就不怕了。”

  苏岑只道宁三通虽然年纪轻轻,但验尸的手法相当老道,比之前大理寺那个头昏眼花的老仵作强了不是一点半点,不然也不会发现刘康偷梁换柱的事。不曾想这人才那么丁点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仵作见多识广,这么算下来,倒真算个老手了。

  “后来我那师父在长安城里得罪了人,被下放到一个小山沟里当仵作,我闲来无事,就收拾行囊跟着他一块去了。那小山沟里人烟稀少,但人家分布的极其散乱,经常哪里死了人,过来报案就得花费几天,我跟师父再赶过去,这么一来一回,到那儿的时候尸体都烂了,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死者家里,尸体就放在院子里,半夜里野狼过来偷吃,我跟师父大半夜在狼群嘴底下抢尸体,最后只夺回来半个身子,可就是凭借这半个身子,师父一眼就看出那个人是中毒而死,当场就把凶手抓住了。”

  封一鸣的手段已经有目共睹,那他这位师父应该更是卓绝,苏岑有心惜才,遂问道:“你那个师父现在何处?”

  宁三通无奈一笑,“师父早年在长安城被人算计过,不愿意再回来,如今云游四海,我也不知道人去哪儿了。”

  封一鸣也道:“世外高人多不屑于朝堂争斗,如今自由自在的说不定才遂了心愿。”

  苏岑却问:“你师父当年办的是什么案子,为什么有人要算计他一个仵作?”

  宁三通摇了摇头:“我当时年纪尚小,那个案子是大理寺承办的,师父没让我跟着,只记得当时大概是永隆年间,应该是永隆二十二年……对,就是那年,先帝继位,我跟师父走后的第二年,就换了天狩纪年。”

  “永隆二十二年,大理寺承办?!”苏岑一惊,永隆二十二年大理寺办过的案子能找到的只有两件,一是田平之案,二是陆小六案。陆小六案虽然发生在永隆二十二年,但却不是发生在京城,那也就是说,宁三通的师父是田平之案的仵作!

  一件小小的仕子案,牵连了大理寺卿陈大人惨遭贬谪,如今看来连经手案子的仵作都被远逐出京,这件案子到底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一连牵扯了这么多人?

  苏岑只道什么时候宁三通有了师父的消息能告知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