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章万灶宿貔貅(二)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人很多。

  可有良心的人也不少。

  通常,有良心的人,都会因为不是自己的罪孽,而深受惭愧。

  卫江上前两步,双手扶起了老人的人体,然后让其坐在一张椅子上。

  然而等到卫江松手的那一刻,老人又有了跪下的意图。

  闹得崇祯一阵无语。

  “说了不是你的错,就不是你的错,治理河道你是有功劳的,这一点朕不会否认,黄河决口,每年都有,只是这一次大了一些而已,赈灾已经开始,你也不用操心了。”

  崇祯安慰着老人。

  心中却在想着,下一个治理河道的人选。

  老人没错,可已经不能用了。

  官府知道其中的原因,老人是背了老天爷的黑锅,可百姓们不知道啊。

  他们觉得,孟津决口那一定就是治理河道的官员偷工减料,不然那么结实的水泥块,是怎么被洪水冲垮的?

  别说,不明真相的人。

  在听到这一句问话的时候,还真会这么想。

  “可孟津决口了,皇上就得有所交代,那就是老臣的错。”

  老人执拗的说道。

  一点都没有因为皇上对他的解释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行了,都是你的错,既然都是你的错,那么朕就要把你流放岭南了。”

  崇祯头痛不已。

  面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他有的是办法,可这种能够办事,还一身清廉的官吏,他就没办法了。

  许多人为了甩锅,莫须有的罪名都能够用出来。

  到了崇祯这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莫须有?

  不存在的。

  崇祯脑中一转,瞬间给老人想到了一个好去处。

  老人名叫南居益(?-1644),南宪仲子,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万历年间进士,由刑部主事累升至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启辛酉(1621)年,自晋归,二十年仕劳思休,得瀑于沋川之西原,爱而买之,遂建瀑园,并做《瀑园记》。

  次年,又被起用,入为太仆。第三年,擢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擢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后宦官魏忠贤当道,排挤居益,削职归。然福建人民念其大德,在澎糊及平远台为之建立生祠。

  那是和荷兰人打过硬仗的,还打赢了,那就不容易,知兵,还很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就是年纪大了一点。

  可在整个大明需要能吏的时候,年龄不是问题。

  人才的缺失才是大问题。

  若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会在崇祯元年(1628),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不久削籍归乡。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从,次年绝食而死。

  可现在,因为崇祯刚刚登基之后的不作为,有能力的人,都被排挤除了朝堂,没能力的人却身居高位。

  在崇祯清理了两次朝堂之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