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八章偏只到、凉秋半破(六)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的战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现在大明已经全面占据了上风,更有一大批的土地等着收复。

  可其中许多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首先人员就是一个大问题,接下来就是那些已经被建奴们驯服了的大明遗民,身上没有了大明百姓的精气神,这个都是需要继续培养的。

  再然后就是要派遣有能力的官吏,前去治理。

  可惜的就是,大明现如今缺人啊。

  还不是一般的缺少。

  扬州要是清理干净了的话,这一批快要毕业的学子们,肯定更是要被放出去的。

  解决了大明腹地问题,辽边就顾不上了。

  “辽边还是有一些忠于大明的人,臣还知道,刘爱塔现在还活着,就是不得志,不知皇上敢不敢用?”

  刘爱塔就是刘兴祚,建奴称其为刘爱塔,朝-鲜文献称之为刘海,辽东开原人。后被“市夷掠去”到建州女真地区,时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崇祯在观看袁可立生平的时候,多次看到过这个人的名字。

  所以印象很是深刻。

  上面记载在建州他以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努尔哈赤器重与赏识,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他参与了后金进攻明朝挺进辽沈之战。以击敌、追逃等功授备御,并迅速高升,直至副将,受命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南四卫之地。

  就是不清楚此人是怎么被袁可立策反的。

  卷宗上面许多记载都是语焉不详。

  “既然是袁老推荐的,那就一定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此人还会不会信任朝廷。”

  崇祯自己也有着这方面的担忧。

  他可记得,其中有一点描述:抛下老母妻孥,以自焚之计,逃出后金。归明后积极投入抗金斗争,但此时的袁可立已离开登莱,毛文龙和袁崇焕都不能善待刘兴祚,皆悒悒不得志。

  任谁抛家弃子,一心报国,被这样对待,心中都是怨气横生。

  不过现在毛文龙已经死了,死的还挺憋屈。

  而袁崇焕也已经出逃,想必是心中出了一口恶气吧。

  “会的,一定会的。”

  袁可立语气坚定的说道:“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也是一个有民族大义的人,当时他看到建奴对大明百姓们的残酷压迫和奴役,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弃金归明之路。”

  崇祯一愣。

  心中暗道:原来是这样。

  他还以为是因为利益的呢,原来是自己的思想狭隘,把所有人都看作是为了名利而活着的。

  可总有一些人的做法,其本身就是已经超越了利益的界限。

  而正是有这些人存在,整个民族,才能够继续屹立于这片土地上。

  “好一个忠臣良将,传朕旨意,封刘爱塔为兴祚将军。”

  崇祯直接用了刘爱塔在大明的名字,来作为他的京军封号,或许这个将军以后也会成为大明独一无二的存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