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_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擅长种地的农人,直接和铁匠放在一起打包回咸阳。

  站在田边的泥土小路上,明夷折了一支麦穗放在手中把玩,还没有成熟的麦穗青绿,颗粒饱满。

  身边的嬴政刚刚结束了和农人的一轮对话,正举起水囊喝水解渴,远方遥遥站着蒙恬等人护卫安全。

  这些天待在秦王身边,明夷也间接听了一耳朵的各种农业知识,忍不住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好感度上升了不少。

  在没有杂交水稻和各种科技农药的这个时代,粮食是用来活命的。

  农人哪怕多收获一斗粮食,有时候也意味着他们不用为了节约口粮,而偷偷溺死压死刚出生的婴儿。

  能为了农耕这么尽心竭力,甚至还亲自换上普通衣服去问路边庶民,恐怕如今的各国诸侯中也只有嬴政会这么干了。

  以前真是看错了,没想到嬴政也有爱民的一面!

  怀着这种诡异的感动心情,明夷对身边嬴政说道“粮食种植收获与天气冷暖有关,若是想要将一年两熟广而推之,陛下不妨试试秦岭淮河以南,也就是楚国的那一片地方。”

  植物这东西天气越暖长得越好。

  像是青藏高原这种寒冷地区,一年一熟就不错了,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北方地区的温带可以达到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而南方的亚热带则可以一年二至三熟。

  至于可以一年三熟的热带地区,中国几乎没有,不予考虑。

  “此话怎讲?”嬴政问道。

  “越往南边温度越高,一年到头粮食可以生长的时间也就越长,如今楚国大多以水稻鱼羹为食,而少食小麦,但小麦与水稻的种植时间不一样,若是掐算时间轮流种植,应当可以小麦水稻一年两收。”明夷说道。

  就连初中历史书上都提过,在宋代,南方就已经实现了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两年三熟,既在水稻和冬小麦中间的一个月空闲时,再种上一茬青菜。

  只可惜真正高产的那些农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之类,这个时代根本没有。

  听完她的话以后,嬴政心中激动!

  毕竟之前姬明夷从来不说没有把握之话,而且她先前所提出的酒精、输血之法都已经一一验证!

  农为国之本,若是收获的粮食当真能多上一倍……

  但沉思片刻后,嬴政又缓缓摇了摇头。

  看着嬴政摇头,明夷垂下眼睫,淡淡的说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寻找农家的人询问验证。”

  此农家并非路边的农人,而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奉神农为祖师,主要的理念就是研究怎么种地。

  “并非不信你的话……”嬴政解释了一句,“……但是楚国多瘴气疫病,人口较少。”

  人少,自然种田的人也少。

  这确实是个问题,想起以前见到的过的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明夷眉头微微一蹙。

  “真可惜。”明夷叹着气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