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两个侍郎_新楚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大人昨日个才告诉我,所以一时间也安排不了,这几日你就向众位同僚先请教一下,等熟悉之后,再有安排,你看可行?”这袁侍郎居然是一个商量的口吻。

  秦宇忙道:“一切听大人安排。”

  袁侍郎点了点头,不再言语,秦宇也乐得清闲,这一日下来,秦宇基本无所事事,其余几人倒是忙得不亦乐乎,中间秦宇倒也抽空和王润之请教了一番,但是这袁侍郎来了之后,这王润之居然变得有些寡言起来,纵使说话,声音也不如初时那么大。

  无惊无险,又到五点,这一晃,居然捱到下班了,只见王润之等人纷纷和袁侍郎打招呼,秦宇也打了个招呼,可是这袁侍郎头也不抬,秦宇知趣的走开。

  这一天公务员的生涯让秦宇倍感无趣,叹息,这古代和现代都一样啊,特别是机关公务员,都是人浮于事,虽然看起来忙碌,其实主要还是工作效率的问题,不过这一天倒是让秦宇回忆其不少东西来。

  记得前世看过的一些历史书,大部分有名的改革都是和这户部的税制有关,从王安石的新法,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再到雍正的“摊丁入亩”,大部分的改革中都有一条是专门针对的税赋的。在这个时代,生产力极度不发达,国家这个行政机构要能够良好运行,必须要有税收,而税收因为商业的不发达,只能来源于土地。自唐朝实行两税以来,废除了很多苛捐杂税,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在大楚王朝这一百多年来,应该说普通百姓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因为近些年连连对南蛮用兵,加之支持夏国抵抗辽国,其实国库之中已是空虚。

  秦宇这一路上将自己今日所看的一些资料,结合前世的记忆,尽量的在弄清楚这个年代的税赋的一些弊病和局限,他隐约记得当时张居正和雍正的改革都是将税赋尽量简单化,以立法的形式杜绝下面在中央的税赋下面巧立名目,公饱私囊,但是这种方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对全国的土地和人丁进行详尽的统计,这样可以合理的规定税赋,第二当然是得有一个合理的行政机构去执行,最重要的这种方式是否和当时的经济环境可以匹配,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各种杂税合并了,将人摊到土地上,最后一并缴税折成银两交由中央。这样的做法是尽量做到公平税赋,让那些大地主多缴税,并且让农民可以脱离土地,有利于发展工业和商业。但是张居正当时没有考虑的一个情况就是,在折成银子由地方交由中央的时候,大量的银子在地方以火耗的名义层层加码,另外不以谷物来抵税赋,在一定意义上是让农民对耕种的重视有一定程度的减低,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年代,粮食减产意味这就是饥荒。

  而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