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风波鉴(29)知己一人_阴阳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没想到这个哑女也会写字,一时好奇就走了过去,然后他惊呆了。

  源姬在给他的书稿写评,或者说是提意见。她写的很认真,连陈言走进了都未发觉。

  源姬终于停了笔,长舒了一口气,正要拿起来自己欣赏一番,却有一双手从她身后伸来,抓起了她写的那张纸。

  源姬一惊,回身才发觉陈言已经站在了她的身后不知多久了。

  陈言看着这张纸,却觉得心头被人重击了一拳一般。源姬的字不怎么好看,古怪的像在画圈,话也断断续续的有些不连贯,可是陈言还是看懂了她写的话:优点是写鬼喻人入木三分……缺点是低谷总会过去,文章郁愁难解不好,读书的人会因此更失去信心,积极的内容多写,伤春悲秋的不是个男人……

  源姬眼巴巴的看着陈言握着那张纸的手在发抖,不知道是不是气的?她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后退了几步,戒备的看着陈言。

  却听陈言长叹了一声,语气却有些如释重负:“是啊,我陈言再不振作下去,真是连一个哑女都不如了。”言罢,竟对源姬正揖一礼:“源姬姑娘今日之言如醍醐灌顶,令陈某茅塞顿开,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请受在下一礼。”

  原来不是要打她,这个书呆子和别人有些不同。源姬心里这般想,嘴角上却露出了第一抹笑。

  她的笑犹如寒冬腊月绽放在荒芜白雪中的一朵艳梅,让陈言的内心重新迸发出了热烈的信念。

  至此二人之间那之前微妙的隔阂感就此消失了,一种知己般的惺惺相惜开始取代了之前的那种感觉。

  陈言开始改稿,源姬就从旁边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纸上给陈言看,虽然她多数时都是写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可是陈言看的却很开心,因为源姬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你的第一个读者,我喜欢你的书。

  陈言的改稿行为惹怒了祝东楼。要知道古代印书多用雕版印刷。所谓的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尽管在小说盛行的明朝,雕版印刷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可是它的弊端一样明显: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大批书版存放不便;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虽说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他的这项造福后辈的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反而被封建主义思想所压制,一直没有广泛的传播开来,所以雕版印刷依旧是印书的主体工具。

  祝东楼已经快要雕版完毕,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