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8章 议功问赏,苏曜外放封疆_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所谓明人不说暗话,卢植久负盛名又个性耿直,自也不是那种和人弯弯绕的性格,当下便坦诚告知。

  原来,说来说去还是四个字,功高难赏。

  此次北伐,声势浩大,又是皇帝亲征,但是结束的却极为迅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告胜利,几乎成为了苏曜个人的独角戏。

  两座坚城,全部是一日即下,浩浩荡荡的中军与诸侯联军成了为其打扫战场的辅兵

  如此高效的表现,自然震撼众人,该如何赏赐就成了尚书台中吵破头的一件大事。

  有的人认为,不能孤立的看待此次北伐,其本就是平原战后的收尾扫荡战,敌军已乱作一团,谁去都能轻易拿下,只不过苏曜的速度太快,便宜了他而已,不能过于高估其战功表现。

  老实说,这属于主流看法。

  但也有的人认为苏曜在平原之战中的表现已经足以证明其超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此次北伐更是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威名,若不重赏,恐难以服众,更让地方诸侯看中央的笑话。

  就在尚书台内部的激烈讨论中,最终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方面,由于苏曜的战功过于显眼,而且其之前在平原之战中大加封赏,升冠军侯,这次该如何封赏让尚书台感到为难。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过重的封赏会进一步加剧苏曜的权势,甚至引发朝廷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卢植作为北伐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以及实际上的全军统帅,不但对苏曜的战功有着最直观的认识,同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像其与大将军那般僵硬。

  于是乎,朝廷便决定派他出马先行沟通,寻求一個既能彰显朝廷对苏曜功绩的认可,又能保持朝廷内部稳定的解决方案。

  “赐婚和加食邑三千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了。”

  “另外朝廷还准备封你一郡太守。”

  一郡太守?

  随行的成廉刘备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那可是封疆大吏啊!

  最关键的是,20岁的太守,简直闻所未闻啊。

  这些震惊,而苏曜和卫明则是暗自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也算在他们预料之中。

  苏曜现官职为比两千石虎贲中郎将,下一级便是秩二千石的诸侯国相和地方太守。

  按照正常升迁路径来说,除了走皇后路线的外戚,普通人想要在朝廷中央任九卿以上的重臣基本都要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

  正所谓出将入相,大汉朝文武之间无壁垒,想要供职权利中枢的人,若是对地方政务完全不通那是难以想象的。

  而苏曜这一次,事急从权也好,简在帝心也罢,被皇帝连番提拔,直接跳过了那些,一步踏入两千石,先任骑都尉,后升虎贲中郎将。

  这导致了他下一步的升迁路线被卡死。

  没有地方经验,九卿以上谁也不敢让他来当。

  那么就只能继续武将线走到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