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4.解决村里住房问题_重生从成为三叔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酸枣、蘑菇、药材代替。”

  “借的钱可以每年还一次,3-4年还清,到时候让村里出面作保。”

  刘书记沉思良久,又看看谭会计,见他也陷入沉思,道:“要我说,换个方法。”

  “就说以村里的名义在黑市借的,然后村里年底从借钱的夫妻工钱、分红里扣,利息让他们还野酸枣、药材、蘑菇。”

  谭会计做了个深呼吸,道:“要不要跟镇里汇报一下?”

  “这个事儿吧,是不是有点儿大?”

  杨小三摇头道:“别,镇里也用这个办法借钱怎么办?”

  “到时候全泡汤别赖我。”

  “还有,肯定不会都是现金的,什么檩子、椽子、洋灰可以接受让那边提供。”

  “就剩焦子、石灰应该不难了。”

  随后谭会计再次开始核算,在三人能认可的范围敲定了此事,然后由谭会计负责处理沟通此事。

  结果,事情再次脱离了控制。

  几家急需盖房子的家儿自然是没有二话了,甚至家里还能拿出一部分积蓄,让借的钱更少一些,所以很快就达成了意向,并把协议都签了。

  但是,纸包不住火火呀!

  很快村里就传开了,纷纷有人送礼找谭会计,希望搭上这个盖房子的顺风车。

  “没问题。”杨小三拍着胸脯答应了,然后告诉老孙准备钱,那边缺一笔钱,可以用钱购买一批大米。

  刘书记有些担心的,一下子有20户登记要借债盖房子,万一换不上可就要败家亚,就忧虑的道:“三儿,行不行啊!”

  杨小三无所谓的道:“放心吧,咱们村儿肯定蒸蒸日上,还那点儿饥荒还不是简单的很。”

  “每户必须养两只鸡、一头猪,猪饲料由村里出,卖猪的时候核出猪崽子和饲料钱,剩下的还债。”

  “至于两只鸡,他们不至于养不了吧。”

  “养大了就去掉鸡崽钱还债,或者补上鸡崽钱留着下蛋呗。”

  谭会计笑着道:“我们家孩子小,不然我都想盖房子了。”

  “明年咱们扩大蚯蚓养殖场,村里也建一个养殖场。”

  刘书记叹口气,道:“但愿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吧!”

  “只要今年这二十户养猪成了,明年肯定会全村儿都养,蚯蚓饲料生产的压力会很大,到时候那儿找那么多蚯蚓去。”

  杨小三白了刘书记一眼,道:“到时候左坞镇那个村儿都养猪,蚯蚓也不卖给咱们了,你还不愁死?”

  刘书记乐了。

  是啊,现在啥都没成呢,瞎操什么心。

  但是,后面的情况更不乐观了。因为郭顺理带着三十个小伙子回来了。

  为啥回来?

  村里这么好的事儿,他们还累死累活的在县里折腾什么劲儿?留在县里的几率太低了,还不如赶紧回家说媳妇盖房子,所以郭顺理就随了大伙儿的心意回来了。

  其实县里是不想放人回来的。

  因为县里现在很缺人手。

  果然,这三十个小伙子一回来就开始纷纷说媒,然后赶上村里借款盖房子的末班车。

  村里一下要多出三十间房子,足足多了一条街。

  村里建设规划的很好,街道不用调整,加上都是从村里借钱盖的,这三十套房子的格局是统一。但是,即便是全村大力度支持,入冬前也只能住人,院子都没完成,毕竟开石头、打石屑、砌纯石头墙是相当耗费人工的活儿。

  不过也有省事儿的。

  润县大搞建设,焦子、石灰、苇子倒是好卖多了,完全不用托人儿找关系就解决了。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