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推演……成功_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偌大的校园里找一个预备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他走进校园,便向门卫室走去:“麻烦帮我说一声,我找校长郭洪恩先生。”

  门卫指了指旁边的小卖部:“校领导和职工应该已经回家了,那里有电话,你可以直接打电话。”

  “谢谢。”

  刘志民又向小卖部走去。

  此时小卖部中。

  叶知寒正埋头演算着临界质量。

  塞伯讨论了裂变截面、二次中子能谱,推算出要想让爆炸反应产生,需要铀235的浓度达到7。

  根据塞伯的算法,临界质量应该在15公斤。

  但这个临界质量是和铀浓度有线性关系的,而对于不同的提纯精度,在临界质量的计算上也会有很大出入。

  按照以往的核武器设计观念来讲,能够以最少的物料达到临界质量的形状是球形,而如果在四周加以中子反射物料,那临界质量还会更少。

  不过光是一个结构的变化,所有的计算又要重来。

  问题就出现在这儿,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导致临界质量发生改变。

  所以哪怕有了别人现成的数据,还是不可能制造出稳定的核武器。

  只能自己来算。

  叶知寒最后还是采取的罗伯特克里斯蒂的裂变内部结构用两个相配的半球,且两个半球的总量不到临界质量。

  但是通过内爆,将他们原有的密度挤压的增加一倍,这样缩短的裂变中子在原子核之间穿行的距离,从而使质量超过临界。

  这个设计一方面是对核燃料的需求会降低一些。

  毕竟现在国内的铀原料实在是不富足,能省则省吧。

  另外一个,采用内爆法,对于铀的利用率也能更提升一些。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结构在当下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八壹

  不过计算是个大问题,中子密度是随着时间在朝外扩散的,满足扩散方程,同时中子的密度还因为链式反应的进行在不断增加,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如果再考虑富集度和反射层,那计算起来的因素就更多了。

  叶知寒满脑子都是核聚变的公式,以至于压根没有注意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子从他身后走了过去,然后拿起小卖部的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

  也没有听到这个中山装男子说我是刘志民。

  甚至当刘志民离开之后,他也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狭小的小卖部里,在刚才竟然进来了一个人。

  直到晚上十点左右。

  他才在小卖部打烊的时候,离开了。

  “小生,你没事儿吧”小卖部老板看着嘴里念叨着公式,手指在空中乱比划的年轻人,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可也没听到回应,叶知寒就走了出去。

  学校熄灯是固定的时间,但他不能因为熄灯就停止思考。

  关于临界反应的动态方程他隐约已经有了头绪。

  如果用罗伯特克里斯蒂的裂变结构,那似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