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二虎和板砖_重回1985,开局一把斧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路灯昏黄,一盏盏掠过。

  大街上空空荡荡,别说机动车了,自行车也只有周东北这一辆。

  1986年的东北小城,还是有些闭塞,此时连一台出租车还都没有,出行方式一是两条腿,二是自行车,三是公共汽车。

  前段时间,他在市里看到了一辆橘红色的大头鞋,也就是菲亚特126p。

  本来他还以为是出租车,就好信儿地过去聊了聊,结果人家是私家车,9800块买的,还有180块钱的税,上牌20块,合计正正好好一万元!

  一个万元户,就这么扔进了这台只有24匹马力的小车里了!

  此时的大头鞋、拉达和波罗乃兹还都是奢侈品,没谁舍得跑出租车。

  印象中应该是在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在沪市汽车厂组装成功,但直到1985年才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可现在的兴安市还一台都看不到。

  刚开始的时候,桑塔纳的价格并不贵,可接下来差不多一年翻上一翻,今年的售价不过才6万人民币,可到了1987年竟然涨到了10.5万,1988年更是夸张地涨到了14万。ǐqυgetν.℃ǒ

  这还不算什么,到了1993年,已经是这代桑塔纳的生命末期,但价格却高达恐怖的20万!

  1993年的20万,想想都吓人!

  还有天津的夏利,应该就是今年秋天下线的,可直到1987年的夏天,兴安市街上才开始有了它的身影,当时这种两厢小轿车风靡一时,大街上四处可见它肥厚的屁股。

  刚出来的夏利价格和桑塔纳差不多,但明显后劲不足,即使有两年十分紧俏,价格也上涨的不多。

  应该是到了明年夏天,兴安市里才开始有了天津大发出租车,上车五块钱,市里随便跑。

  几年后,又改成了一元一位,招手即停。

  桑塔纳?

  他嘴角挂上了笑意,啥时候整一台?是不是太招摇了?

  ——

  红升乡安静下来,就连四处蹭饭吃的三秃子都不出来了,刘老六这十二菜刀,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别惹老实人!

  这天晚上,周东北姐俩又去了趟刘老六家,想把老太太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老太太是个刚强人,姐俩好说歹说就是不去,还说已经让人给老姑娘拍了电报,这几天就能过来。

  姐俩无奈,只好作罢。

  周东北天天忙,周东南就隔三差五过去看看,每次也都不空手,不是端一盖帘馒头,就是拎点青菜。

  就这样,红升乡第一个食杂店关了门,可还没过多久,临街不远处又有人开了一家。

  北山居民区已经完工一个多星期了,只剩下一些收尾工程。

  56栋条式楼,12栋品字形楼,在这个时代看着十分洋气,很多即将回迁的居民去看了以后,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纷纷夸赞质量特别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