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章 晋商 中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城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这里是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它是大明对蒙古草原的关口之一,大部分都属于京师的管辖范围,但是最西边却又是山西大同府的管辖范围,而且这还仅仅是行政上的划分,若是从军事上来划分,张家口却又属于万全都司,也就是宣府的管辖范围内。

  本来像武城这种边关,一般都是比较荒凉,特别是大明实行对草原的封锁,按律法来说,这里是不允许商人靠近的,更别说通过这里与蒙古人朝廷交易了。

  不过大明的律法虽然严苛,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个世上总不会缺少那些胆大之人。和大明的海禁政策一样,边关的封锁在刚开始时也极为严厉,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海禁早已经名存实亡,边关的封锁自然也同样如此,特别是武城一带,更是大明与蒙古交易的必经之路,所以也就导致了武城从一座军事堡垒,变成了商业繁华的城镇。

  现在的武城守备名叫张珍,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本事,甚至打仗也不是很出色,但他却像江彬这些人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主要利益于在几年后,张珍在武城的北城墙上开了一个小城门,用来方便边关走私的商队,因为这个小城门其小如口,又是由张珍修建的,所以就被人称为张家口,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武城的代称,到了后世更是彻底的取代了武城原来的名字。

  武城扼守在大明与蒙古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每天都可以见到大批的商队经过这里在大量民蒙古之间穿梭,其中大明的茶叶、盐巴、布匹等商品,都需要从这里经过,另外蒙古草原上的牛羊皮、马匹等也会从这里运到大明,特别是西北所产的碱面,大都需要从武城这里转运到大明,后来有了张家口这个名字后。中原的碱面也被称为口碱。

  随着前段时间的羊毛纺织技术以及罐头制作技术的泄露,大明的商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后,纷纷涌入大明的边关去投资办作坊,武城本来就是大明最为繁华的边关城市之一,这里自然也有不少的商人投资办作坊,而且个个都有深厚的背景,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了两种新技术。这些人的到来,也给武城更来更大的人气,特别是那些作坊开始四处招工之后,周围的一些穷苦百姓纷纷拥进武城城中找活干。

  不过那些在武城开办羊毛纺织和罐头作坊大都集中在城南,极少有人会把作坊建在城北,因为城北那里是盘踞着武城当地的地头蛇。也就是原来依靠走私发家的当地商人,那些作坊背后虽然都有人撑腰,但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那些作坊背后的人也不想太过招惹那些原来的走私商人。

  武城这里大部分虽然都属于京师的管辖,但是盘踞在这里的走私商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