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重演倭寇之乱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义之道,只不过我想反问一句,若是我与那些倭人和朝鲜人讲仁义,他们也会与我讲仁义吗?”

  “这……”听到周重的反问,郑经和张况两人都是脸色一变,不过最后张况却还是强自辩道,“文达,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和那些倭人和朝鲜人混为一谈,他们都是些粗鄙之辈,自然不知道何为仁义,不过也正是这样,你才更应该用仁义去感化尔等,这样才能显露出我们中华以德服人之风,而不是像你这样以暴制暴!”

  也许在后世人看来,张况说的这些话简直是狗屁不通,但是在大明的读书人看来,却是十分理所当然的事,这是因为儒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扭曲发展,早已经形成了外圣内王的核心,他们可以对国内的百姓实施残酷的刑罚,但是对外族却十分大度,处处彰显自己的仁义,但却不知道他们的仁义在外族看来,根本就是软弱。

  不过周重可没傻到与张况和郑经争辩这种“仁义”的对错,因为他知道以自己肚子里的那点东西,根本说不过这两个大明的读书人,因此只见他想了想道:“方士兄,关于你对仁义的理解,小弟实在不敢苟同,不过这个问题先放一边,咱们就事论事,我来和你们解释一下我用**这种残酷手段的深层原因!”

  “哼,**还能有什么理由,我看你就是为自己狡辩!”这时郑经忽然一脸怒容的道,他听到周重不愿意再讨论仁义的问题,以为是周重说不过他们,因此才转移话题。

  “明伦兄,文达做事一向都极有分寸,**虽然残忍,但他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听文达说完又有何妨?”这时李政终于开口帮着周重说话道,而郑经听到看了他一眼,最后终于坐下来继续听周重解释。

  这时只见周重长吸了口气,然后这才开口解释道:“其实我之所以刚到双屿港就拿倭人和朝鲜人开刀,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惹到了我,而且还参与贩卖人口,当然两个商会加在一起有四五百人,不可能人人都参与贩卖人口,但我之所以不管不顾的将所有人**,却是有着第二个理由,那就是为了震慑!”

  “震慑?震慑谁?”张况和郑经、李政几乎同时开口道,虽然他们对双屿港的事情听说过一些,但他们毕竟是读书人,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对海外的情况根本就是一知半解,这还是因为他们家住沿海,所以才知道一点海外的情况,若是那些内陆的读书人,恐怕根本没有人会关心中华上国之外的任何事情。

  看到连郑经三人这时都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周重也不禁心中苦笑,当下再次解释道:“各位仁兄估计都没有去过双屿港,更不清楚那里的情况,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现在那里的倭人和朝鲜人都已经超过了千人,比如以倭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