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 报纸 办报的可能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番这报该如何办,你我有个章程,到元辅那边也有话说。”

  柳贺点了点头:“部堂只管等着就是。”

  不过潘晟也不只听了柳贺一人的意见,废除书院一事所涉重大,姚弘谟、各司郎中、员外郎等也有话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其中不同意废除书院者占了多数。

  可以说,书院是伴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天下闻名,读书人在此讲学、求知,才使理学流传开来,成为官方之学。

  何况读书人论时政也非一时半刻就能止住,洪武朝时创设科举,非科举出身不能为官,读书人又拥有许多优待,这便使他们天生高出普通百姓一层。

  王畿、何心隐、罗汝芳等人虽在民间,在读书人中却拥有不逊于官员的影响力,这些人论学问是公认的大儒,思想也有其先进性,受读书人追捧也是应当的。

  张居正召内阁及礼部大张旗鼓地去议事,他欲废除书院一事自然瞒不住了。

  此前京中隐约流传着张居正欲归政给天子的传闻,读书人同样议论纷纷,可废除书院的消息一出,士子们便顾不上归政之事了,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书院上。

  毕竟无论张居正是否归政,那都是朝堂上的事,纵然士子们再不愿,张居正这首辅也是干了足足六年多,一时半会恐怕也难以更改。

  可废除书院则不同,事涉士子们自身,因而此时刚有风声传来,京城众书院的士子便已坐不住了。

  张居正出手可是又快又准,若不及时叫他改了念头,书院之祸一时恐怕避不开。

  “张江陵为何专挑书院下手你我身为读书人,关心朝堂本是应当,朝堂诸公可知如今百姓生活如何”

  “书院是当年程子、朱子讲学之所,张江陵此举,更甚秦始皇焚书坑儒”

  “江陵为官本就霸道,朝堂诸公敢怒不敢言,当年严嵩当政时都未曾如此,江陵之恶胜过严嵩”

  民间议论纷纷,何心隐人在湖广,又大声疾呼,写下原学原讲一文。

  “自有貌,必有事,必有学也。学其原于貌也。自有言,必有事,必有讲也。讲其原于言也。”注

  何心隐在文中直接说,讲学之事起源于孔子,张居正欲毁讲学一途,便是自绝于圣人之道。

  何心隐与张居正也算是旧识,事实上,何心隐的名号如今越传越响,也与张居正脱不开关系。

  何心隐和耿定向关系不错,耿定向曾将何心隐引荐给张居正,可惜两人天生气场不合,张居正言何心隐“时时欲飞”,判断可谓十分准确,而何心隐曾在耿定向面前道,“此人必当国,当国必杀我”,判断也准。

  随着张居正当国日久,何心隐的名气一日比一日大,天下读书人似都在等他那句“当国必杀我”,看张江陵是否真能痛杀何心隐。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