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 恩赐 关于倭寇的踪迹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片刻,既是说起作诗,汪道昆自然谈性甚浓,柳贺虽不爱做诗,但先有何洛文指导,又听汪道昆畅谈作诗的趣味,若他读书时能有两位进士辅导,他的诗明恐怕能响彻天下了。

  但仔细想想,写赞美诗的话,张居正同样是一把好手,每逢年节,张居正都会写诗赞颂天子,刘台弹劾他的时候把这件事喷了又喷。

  回到礼部,柳贺便细细琢磨起了这作诗的事情。

  此时已不是他当年考院试府试时了,随便糊弄一手就足够,这一回是涉及邦交,柳贺无论如何也不能糊弄了。

  朝鲜使臣倒没有叫他写一首赞颂朝鲜的诗作,因而他只要尽情发挥,清新自然即可。

  尽管如此,柳贺仍是忍不住抱怨连连。

  天子与张居正究竟是如何想的这两人难道非等他闹出笑话不可吗

  这一日,柳贺干脆没有回家。

  时间已是不早,他若是将杨尧吵醒反倒不好。

  柳贺泡了碗浓茶,集中注意力,苦思冥想起来。

  其实他心里清楚,好诗必然不是这么写出来的,诗人写诗大多有感而发,结合此情此景抒发心中的各种感慨。

  他倒没有听说过哪篇名作是在家中憋出来的。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不算。

  柳贺悠悠叹了口气,他也不求李白杜甫附体了,赠他一个温庭筠就足够。

  此刻礼部衙门内只有他和值守的书吏,街上静寂无声,白日天还热着,夜间却渐渐凉了,柳贺思索许久,碗中的茶也渐渐凉了。

  又是半刻中过去,柳贺闭上眼睛,最后睁开,原本干净的纸上此时先落下了第一行字,之后便有第一行第三行,一首诗也逐渐成型了。

  柳贺读了一遍,只觉这是自己诗歌创作生涯中的最巅峰了。

  为一首诗苦思冥想还是他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朝堂上的事烦扰,他只需认认真真读书就足够,一晃眼已经十几年过去了。

  今日算是难得的他脑中没有朝事、只有作诗的一日。

  “部堂大人,可要用水”

  柳贺卧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被吵醒,眼睛有些不适,精神也不是很足,他不由感慨,他精力的确不如刚考试中进士那时候了。

  洗过脸,又用过早饭,柳贺便闲不住了,主客司、精膳司皆有事要向他汇报,除此之外,内阁与天子也时不时有命令下发。

  “泽远诗可作完了”

  柳贺不由叹道“部堂大人,您为何比那朝鲜使臣还要着急”

  “听泽远的意思,诗应当是作完了。”

  柳贺道:“确是作完了,部堂大人您可要一观”

  “不必。”潘晟道,“待宴那日再看。”

  柳贺:“”

  他发现了,潘晟的拖延症也很严重。

  大明官场和后世的公务系统也有些相似,上级找下级要材料那绝对是一秒都不能等,可一旦材料到了手,下级以为上级早就看过了,然而上级的答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