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六百七十六 诚实淳朴孙志和_我能看见物价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难尽。

  这倒不是孙志和不喜欢农村,其实从某方面来说,在农村居住比要在城市居住舒服得多。

  但如果可以选择,孙志和还更倾向于城市。

  他从小就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很简单,就是说孟母本来和一个农夫做邻居,然后他儿子就跟着农夫学习种田。

  孟母觉得这样下去,儿子肯定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然后他就带着儿子和一个木匠做邻居,然后他儿子就跟着木匠说学会了做木工。

  孟母一看不对,做木工肯定也是没有前途的。

  最后他带着儿子来到京城,就住在京城学堂的边缘。

  于是他儿子就跟着学堂里面的学生学习读书,后来才有了一代学问加孟子。

  这个故事人人都知道,但却不代表人人都可以理解。

  孙志和从小在农村长大,他所经历的世界非常狭窄,他每天的任务也就是种田。

  直到后来到城市里面念书,孙志和才终于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可惜他学习一般,只念完高中就没有再读大学,这让孙志和非常遗憾。

  因为他知道高中生活就那么精彩,大学的生活一定更加精彩。

  而且他之所以没考上大学,并不是他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和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

  因为见识不够,孙志和的家人对他上学这件事很不支持。

  见他成绩不行,父母便让他去打工,然后挣钱补贴家用。

  孙志和因为年纪小,见父母这么说,就直接辍学了。

  可他的老表,也就是舅舅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还不如他。

  但在舅舅的培养下,通过复读再复读,最后勉强拿到一个二类本科的大学通知书。

  等到老表大学毕业,立刻就进入了一个软件公司。

  虽然他不知道软件公司是干什么的,但听自己老表说,他需要每天在办公室坐十个小时,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万多一点。

  当时听到这些话,孙志和表面虽然乐呵呵的,但眼睛直接就红了。

  每天在办公室坐十个小时,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就这工资都有一万多。

  可自己呢?

  每天累死累活的拼命做事十二小时,风刮太阳晒,到最后也就六千块钱。

  只有老表收入的一半。

  而且老表一个月还能休息四天,他是一天都无法休息。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呀,而将这个差距拉开的,仅仅是那四年的大学生涯。

  孙志和甚至相信,如果换成自己,他觉得对比他老表做的更好。

  比如他老表复读了两年,他复读一年绝对能考上同样的大学,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这也是孙志和厚着脸皮来找自己舅舅帮忙的原因。

  经历了社会上的摸爬滚打,他比更多的人明白,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就需要自己加倍的努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孙志和开始尝试着自己做视频。

  当然他还住在舅舅家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