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十五章_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知青们刚开始下乡的时候,有一波城里的学生们主动请缨想要来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是到了农村,他们才发现,这差距也是有点儿大吧?

  农活儿很累啊,刨几下子地,这手上就起泡了。

  要是继续干活儿,这手上的大泡破了,满手心儿都是火辣辣的疼。

  每天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就算了。可关键是连个正常劳动力的工分儿都拿不下来。

  过上了一两年,第一波知青们才勉强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饱一点儿。

  后面,城里又陆陆续续来了好些个知情,不像起初的那些,这些更多不是自愿,而是强制分配。

  在劳动的积极性上头,也就更加不济了。

  于是,大家开始翘首以盼那些能够回城返乡的名额。

  接连几年,上头都是毫无规律地,给各个地方派送回城名额,然而,僧多粥少,大家挤破了脑袋,也就那么几个机会。

  有些家里没啥能耐的,压根儿就不去盼望这少得可怜的名额机会。

  也就像朱经纬这般,才能拿得到名额,走得潇洒。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有的地区会出现,女知青们纷纷去勾搭公社了领导干部为了返程回乡名额的原因了。

  陈英实在不想放弃这次的机会,虽然她这几年反复尝试了各种办法,包括为了名额,怀上了肚子里这个。

  可是她也知道,名额虽然有,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得到的,朱经纬那家世,也是熬了一两年才拿得到加号的名额。

  近几年,本市的返程名额本就鲜少分到大罗村儿来。

  这会一下子还是俩!

  许多村儿里的女知青都暗潮涌动了。

  第一生产队在大罗村公社里算得上是产量劳动力第一的生产队,要是按照道理来讲,理应是分得到一个回城名额的,不过这事儿瞬息万变,也是在不好确定。

  陈英想着,沈翠兰怎么着也是生产队队长的亲妹妹,这话应该能替自己说上话的吧。

  她也不顾着,自己长布衫里头藏着的大肚子会不会被老五家看出来,就去敲人家的门去了。

  这要是真让田秀平知道,估计给她一棍子的心都能有了。

  “小嫂子,小嫂子你在屋里头吗?”

  沈翠兰这时候月份也大了,因为自己躲懒不想干活儿,加上这个冬天里在老燕家还吃好喝的供着,她整个人到三个月以后胖出两圈儿来。

  老燕家无论是田秀萍还是赵春芳、王淑芬谁也没怀的时候胖出这么多来。

  她胖了还不说,身子也变得虚了些,播种那会儿,她下地帮忙已经使不上什么力气了,弯下腰一小会儿,就觉得浑身使不上劲头。

  田秀萍说她自打嫁过来就浑身一副资本主义家大小姐的派头,恶心死人了。

  她这会儿正躺在屋里打盹儿,听见叫门声,才慢悠悠起身去准备开门。

  “英子啊,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