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宣府沦陷_明末大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唤过来,召开内阁紧急会议。

  五位阁老看过军情文书,一个个低下头去。

  宣府沦陷了,而且沦陷的速度,比起之前的预料要快不少。

  宣府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中最后一镇,宣府沦陷,意味着居庸关之外,已经被李自成控制了。不过朱由检对这一切,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慌张。

  他抬眼看着五个大臣,说道:“现在唯一挡在京师之前的关隘,就只有一个居庸关了。军情危重,不用朕多说了吧?众爱卿议一议吧。”

  “皇上,为今之计,只能重兵屯于居庸关,务必将闯贼挡在关外。”

  东阁大学士邱瑜说道:“闯贼若不能破关,一切都还有余地,若是居庸关也被攻陷,则大事去矣。”

  “皇上。”

  内阁次辅吴甡说道,“臣以为邱学士此计不妥。

  居庸关居高临下,本就易守难攻,一万人守关和十万人守关,差别不大。

  况且我大明京师军官,多为勋贵,若是调入居庸关,与居庸关守军难免不合,到时候军心涣散,反而不美。”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不在兵力,而在于士气。”

  蒋德璟说道,“九边重镇接连沦丧,居庸关守军士气必然低落,若是有一笔军费犒军,必能重振士气。”

  “蒋学士此言差矣,如今我朝国库,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

  ……

  台下的五位内阁你一言我一语,朱由检越听越感到失望。

  能被选为内阁大臣,俱是一时人杰。

  可这五位大明精英,商量来商量去,落在朱由检耳朵里,要么是废话,要么是天方夜谭。

  一条有用的建议都没有。

  也不知是他们能力本就如此,还是如今的局势,让他们的心思不在国事上了。

  更让朱由检感到心寒的是,眼看反贼就要攻到北京城下,内阁的五位阁老在商议此时的姿态,就好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依然端着内阁重臣的架子。

  哪怕是彼此之间的争论,都是气定神闲。

  也许对他们而言,京城沦陷不过是换一个老板罢了,依然能够荣华富贵。

  此时此刻,朱由检真的希望有一个全心全意效忠自己的能臣,为自己出出主意。

  “罢了,此事朕自有计较。”

  朱由检打断了阁老们的讨论,心思微微一转,继而问道:“朕重开东厂一事,众爱卿怎么看啊?”

  果然,这记猛药下去,养心殿里的气氛立刻不一样了。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皇上,阉党败坏朝纲,荼毒百姓之事,依然历历在目。皇上岂可重蹈先帝之覆辙!”

  “皇上,东厂行事残暴,早已遗臭千古。皇上若重开东厂,莫说百官离心离德,即便是百姓也不答应啊。京师附近民心必然动摇!”

  “是啊皇上,那闯贼号称不纳粮,已然蛊惑了不少百姓从贼,皇上此举,岂不是烈火浇油?”

  “皇上!此乃亡国之举啊!”

  “还请皇上亡羊补牢,即刻撤去东厂。”

  “皇上必然是被那王承恩谣言蛊惑,臣请力斩王承恩,以正朝纲!”

  朱由检看着五位阁老的慷慨激昂,心中只觉得好笑。

  反贼近在咫尺,这国家将要灭亡,这事他们不急,反而是自己重开东厂,用来监察百官,他们倒像猫被踩了尾巴,一个个都炸毛了。

  “东厂之事,朕意已决。”

  朱由检也不发火,只是淡淡说道,“你们同不同意,朕其实并不在乎。反正自朕登基以来,内阁换了一拨又一拨,大不了再换就是了。”

  说到这里,朱由检不等内阁大臣们反应过来,马上转换话题道:“魏首辅,百官派捐一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