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0章 朗香教堂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亚一代引发热潮吧?搞不好那时候,就会有东南亚的富豪或者企业来找自己寻求合作了!

  这笔意外的业务并没有打乱林楼的计划,他依旧按照日程安排飞往欧洲,经过转机之后先行抵达拉脱维尼亚首都杜姆市,来和阿尔方斯一起同拉脱维尼亚官方进行沟通。

  其实倒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候机厅的建设按照计划稳步进行,虽然林楼不大喜欢南高丽人,不过南高丽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还是有保障的,而且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拉脱维尼亚做项目,暂时不敢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这次只不过是日常沟通,林楼和阿尔方斯过来只是为了表示重视罢了,会议之后的晚宴似乎比会议本身还要重要,毕竟维系和甲方的关系也是工作的重要一环么。

  第二天他们就闲了下来,林楼带着帮李兰舟、陈仲虎他们捎的烟酒去郊外送给他们,让阿尔方斯公司的伯纳德陪着曹凯到处参观。

  “拉脱维尼亚历史上虽然没出过什么特别有名的大建筑师,但是他们的民族建筑还是很有特色的,多看看对你没坏处;我的研究生导师关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建筑师就是要多走多看,多见识一些风格不同的建筑作品,这样等你自己做项目的时候,就有可能突然灵光一闪,觉得把某次看过的某座建筑上面的元素改一改,用到自己的设计上。”

  “说不定因为这点小改动,就成就了一座经典!可你要是之前没看过,没见过,想凭空就有灵感光顾,这怕是不太可能!”这番话也是关院士的亲身体验。

  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他父亲1905年随戴鸿慈出使欧美九国考察带回的上百本精美的欧洲城市建筑图册帮他开阔了眼界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积累,他恐怕很难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另外,林楼刚到清华后不久,关院士便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其间他利用工作之余考察各地建筑,并在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省出经费购买了大量图书,拍摄了数千张彩色幻灯片,这些积累都为他带来了大量启迪。

  曹凯天赋不缺,基础也很扎实,唯一的短板就在于眼界了,光靠看学校图书馆里那点少的可怜的资料是不够的,好在他遇到了林楼,可以带他出国,亲眼欣赏不同的建筑风格。

  曹凯知道机会难得,早就做好了准备,背着画板,脖子上挂着相机,就跟着伯纳德一起出去参观了,光看是不够的,还要现场临摹写生,还要拍下照片,回去后再慢慢研究。

  在杜姆市多待了一天,然后去德国继续和甲方开会,和在杜姆市一样,林楼开会的时候,曹凯继续带着画板和相机到处寻找有特色的建筑,德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源地之一,诞生过诸多大师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