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2章 又见面了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制政体的新秩序,彰显新的专制王权下文化艺术的伟大风格,路易十四专门设立了一批文化艺术学院。

  在宫廷的倡导和引领下,这些学院的任务之一便是建立和制定严格统一的规范和提出相应的理论,在建筑领域,体现世俗王权和国家秩序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便成为这个时期建筑艺术发展的主流。

  而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就是这一时期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及代表作,强调中轴线、主从关系对称;强调柱式,塔司干、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新和混合式这五种柱式的各部分之间都有严格的教学关系,这些柱式的来源、形式、比例和表达的性格特征都有明确的要求。

  而到了十八世纪,又从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洛可可建筑,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筑风格,而更像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

  建筑师的创造力不是用于构造新的空间模式,也不是为了解决一个新的建筑技术问题,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创造出更为华丽繁复的装饰效果;它把巴洛克装饰推向了极致,为的是能够创造出一种超越真实的、梦幻般的空间而服务。

  同时由于新技术和新建筑材料的出现,巴黎又涌现出埃菲尔铁塔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

  到了二十世纪,柯布西耶引领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在巴黎留下了萨伏伊别墅等代表作;而现在,贝聿铭又将为巴黎献上一座新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

  所以王院士说巴黎呈现了完整的西方建筑史倒是一点儿也不稀奇,“正因为巴黎留下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古建筑,所以他们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很注意保护这些古建筑。”

  “这也是因为法国有钱,有实力这么做。”林楼补充道,要是新中国在刚建国的时候,就有法国这样的经济实力,恐怕北京的城市规划又是一个样子了吧?

  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历史阶段的问题,不能以后世北京的经济实力来评判当初的决定,或许当时北京的城市规划方案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绝大部分还是非常符合当时的需求的。

  “的确如此,保护这些古建筑肯定会增加城市规划的成本,不过从后期来看,这些古建筑又为巴黎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巴黎游览的游客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繁荣。”王院士的目光还是非常敏锐的。

  “所以我也在考虑,北京同样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样有许多古建筑,如果就这么拆了实在是太可惜;但是也不能只为了保护古建筑而忽视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这就本末倒置了,我们保护古建筑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好,但城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

  “如何在保护古建筑和满足人民居住生活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