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零四、留淮预备学堂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远,广宣教化又可造福两国百姓!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至少三千.”陈初竖起三根手指,随后颇有遗憾的一叹,动情道:“本王早年也曾一心向学,奈何世道不靖、家境贫寒,才走了这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沈该悄悄踮脚勾头往那营建图纸上瞄了一眼,只见上头建筑群错落有致,东一块西一块,甚至标出了溪流、假山.完全没有一点军事用途的模样,倒更像是富户在修建大型园林。

  “哈哈哈,和议已成,淮北军绝对不会赖着不走。待这处学堂修出个模样,淮北军便会撤军.”

  临安周边,人口繁密,虽因淮北军至此,部分百姓逃走,但只要工钱给的足,还真有些胆大的敢来做工。

  罗汝楫连忙拱手应下,沈该实在忍不住了,不由道:“晋王,如今和议已成,不知淮北军何时北归啊?我朝也好提前做些准备,欢送一番.”

  读书人嘛,历来对‘建学堂、修孔庙’这种事有着痴迷一般的热情,沈该本能反应觉着建学堂是件好事,但晋王给临安建学堂.总透着点那么诡异。

  随后,钱大匠指着图纸道:“学子宿舍所需木料可从山上采伐,但王爷要的这学子大礼堂和食堂跨度大,需那阴干两三年的五丈大料,咱一时半会怕是筹不来啊!若想赶工期,还需在临安城内采购才行.”

  他无时无刻不在拍晋王马屁,可沈该闻言却暗道:若晋王当年果真走了文人科举之路,这天会不会太平许多?我大周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狼狈!

  都他妈怪郑乙.好端端惹人桐山干啥,逼的晋王没法好好读书,让天下少了一位文豪,多了一个枭雄!

  “诶,罗大人谬赞了。”

  陈初笑着摆摆手,继续道:“所以,为防再有贫寒士子如我当年那般求学无门,我这学堂不收束、给予衣食,让学子可专心求学。待他们学有小成,还会安排他们去淮北交流学习,促进两国士子互相了解,为两国民间交流搭起桥梁.”

  “啊呀!此乃千秋义举啊!”

  罗汝楫一揖到底,比刚才更激动道:“下官替天下贫寒士子,谢过晋王!”

  一所不收束、供给衣食,专为天下贫寒士子建造的书院可以想象,这条消息传出来,会给晋王在士子群体中收获多少声望和赞誉。

  就连沈该也不由动容,但他和罗汝楫不同,知道淮北出来的人都不会做亏本买卖.仅看这座书院的规模,没几十万两可搞不下来。

  不收束、供给衣食,以后每年的费用也得几万两。

  他不太相信晋王会仅仅为了名声这么做,便试探问了一句,“敢问晋王,这所书院叫甚名字?”

  “建此书院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两国士子交流,便叫做.留淮预备学堂吧.”

  见沈该好像没太听懂,陈初便又说了书院的全称,“留学淮北预备学堂。”

  午后,被陈初留在工地吃了一顿工作餐后,沈该、罗汝楫一同回返临安。

  一路上,罗汝楫不住对晋王善举夸个不停,特别是对于‘免束、供衣食’一事,罗汝楫感叹道:“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待临安士子听说此消息,必定欣喜若狂!”

  沈该张了张嘴,却叹了一叹,没有吭声嗯,确实不是一笔小钱,可这钱却是咱大周掏的啊!

  赔款刚到,晋王转手就修了这么一座书院,感情咱背了搜刮税赋的骂名,美名都被他落了呗。

  回城面圣后,周帝得知淮北军暂未北归全因书院一事,心里小有不舒服.但比起刚开始淮北军修建军寨的猜测,书院还是好接受许多。

  随后两日,罗汝楫以‘尽快帮淮北军完成书院修建,请其北归’的理由,在城内尽心帮留淮预备学堂筹集大型木料。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